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王赵徐孙胡朱高郭马宋 › 马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马氏一世“始祖母”

2013-4-21 2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33|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老家日照---马氏一世“始祖母” (2006-12-28 15:18:25)

分类: 老家日照

【1】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百家姓》中,马姓列53位。

  马姓,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相传帝颛顼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孕,生子大业。大业子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姓嬴。伯益子大廉,传至季胜有曾孙造父,任周穆王驾车大夫,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赵氏。后建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赵奢,惠文王同父异母兄,善用兵。因率兵打败秦军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马服君,死后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史称马姓正宗。

  这一支马氏族人先居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赵奢之孙、赵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发展繁衍中心。所以,马氏族人自称:

系承赵奢,望出扶风。

《姓纂》记:

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赵国灭亡,他的子孙迁居咸阳,望出扶风。

  由此看来,马姓虽是赢姓后裔,而以“马”为姓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赵国王子赵奢开始,赵奢是马姓始祖。

  但据南洋马氏总会会长马天赐介绍,南洋马氏总会供奉的始祖不是赵奢,而是为马氏光宗耀祖的马援。

  马援,字文渊,扶凤茂陵人,东汉中兴名臣,西讨南征,功勋卓越。建武十七年(41年),率水军远征交趾(今越南)。十八年春,兵至浪泊,大破蛮兵。十九年,斩蛮贼首领徵侧,徵贰二姝于金溪,传首洛阳,并乘胜扫荡残蛮,南进居风(现越南南部),蛮人降服,朝廷立铜柱表功,封“伏波将军”。在《后汉书》里,马援是第一个姓马的人。

  马援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地马氏宗亲供奉的祖宗,一方面是因早在近二千年前马援率兵南征时,曾带了许多子弟兵南下,并留于南海(古南海含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成为南方马氏开基始祖,后裔人称“马留”,至今已发展成一个人数众多的马留民族,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国际交往的扩大,有些已落籍海外,且大部分聚居处有马氏宗亲会、总会。如美国马氏宗亲会还建有马氏纪念堂,塑先祖马援像。今越南白马寺中的白马将军塑像,就是当地人为纪念马援而建。泰国前内政部长巴曼便是马氏宗亲。另据《世界商业评论》载,2004年9月14日第三届世界马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马来西亚云顶圆满结束,两年后,世界各地马氏宗亲将在中国江西省乐平市再见。

  同时,在中国历史上各氏族也都以族中最杰出的人物作为追本溯源的祖宗。因此,马援也就顺理成章地享受了世界各地马氏宗亲供奉的香火。

  2.出自改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3.出自他族。西域人马庆祥,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至明,郑和更名扬海外,是一位了不起的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明初入宫为太监,跟随燕王起兵有功劳,赐姓郑。他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航海下西洋,28年间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与外交关系

  马氏族人的一大特色,就是除汉人外,还有许多回教徒,如郑和便是回教徒,至于是否为马援的子弟兵留在番邦,入乡随俗信仰回教,或是其它原因有待考究。

  日照马氏,属汉族,其远族如何,无考,但何时迁徙日照及来此后马氏的繁衍一清二楚。

  据马荫田先生等主修的民国七年(1918)铅印本、五册《日照马氏家乘》记:

  始祖母番氏,原藉山西洪洞县,元至正年间(1341),适海州东海县,明洪武年间,携三子来日照涛洛(雒)东滩居焉,因名马家灶,后改名马家村。三子为有用、有册、有圃。

  《日照马氏家乘》中明确记载:始祖母,为日照马氏一世祖。

  马氏祖谱中还记:

  二世祖马有用、马有册分别迁居安邱和莒州,始祖母与其三子马有圃留居日照马家村。

  但对于日照马氏二节祖马有用迁居安丘之说,当地人说法不一,无法确认。

  另据1936年版《莒州县志》载:

  韩家菜园马氏,原藉山西洪洞县,元至正年间迁居海州,复迁东海县,明洪武年间始祖母携三子:长有用、次有册、三有圃,抵日照县居焉。有册来莒住城东刘家疃,永乐年间(1403年)一支迁城东北堂子庄,清顺治年间(1644)又由刘家疃迁城南韩家菜园,后分住小沂水、大汪湖、汪头、吕家崮西、小寨、马家河水、马家屯、北菜园、西庄、李家庄、马家峪子、杨家址坊、马家石槽,又分支寨里河、孟家庄,薛家东沟、马家店子、魏街川及孤山、后逊峰(现划归五莲县)等村。

  这与《日照马氏家乘》所记,完全相符。

【2】



  据《日照马氏家乘》所记:马氏迁徙日照,时间在元末明初,根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一世为“始祖母”。

  如以此推论,马氏迁徙日照似乎应归于明初大移民。但如细究,疑点有二:一是马氏迁徙日照的时间和原祖居地究竟在哪?二是马氏一世为何是“始祖母”?

  对此,让我们先把目光回归明初大移民。

  元末明初,兵荒马乱,人口锐减,直到朱元璋登基,战争持续16年,加之水旱蝗疫一并而发,明太祖争到江山满目疮痍。明太祖要辟田野,增户口,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同时,大规模移民势在必行,这就造就了明初第一次移民高潮,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

  明太祖之孙建文帝即位,因“削藩”惹恼叔父燕王朱棣。朱棣以入京“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4年后攻下南京取得皇位。战争期间中原百姓效忠朝廷抵抗燕军,于是燕军攻占一城一地,每每展开屠杀,“靖难之役”后,人口再度锐减,朱棣效法朱元璋继续移民,造就了明初的第二次移民高潮,这次移民大概到永乐12年结束。

  有明一朝,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18次。日照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徙而来。

  当时,山西因地形佑护免于战乱,洪洞属山西汾州府,是人口最大的县,且交通便利,被政府选作“移民局”所在地,广济寺院落宽展成了“移民办公室”,供政府发放“移民证明(凭照川资)”,各地移民统来此集合,然后一同上路。

  另据民间相传,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洪洞不迁,其他各地都迁,百姓遂拖家带口赴洪洞避难,结果正中罗网,被一起移走。在豫东和鲁北,有“打锅牛”的传说,当时为避免宗族势力对抗政府,规定同姓不能同迁一地,洪洞待迁的牛氏五兄弟得知自此天各一方,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日后认亲。笔者后从石家庄信息化办已录入网络的调查资料看,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看来消息传开时,这些人手边都有锅,否则可以砸些玉器、镜子之类的。

  如此年代一久,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口碑相传,被迁前老家是何村何地反而忘了,却都记着了那棵“大槐树”。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来到新定居点后又大都栽上了槐树借以寄托对老家的思念。这样,遍布大半个中国的晋民后代修葺的谱牒里,几乎都记载先祖来自洪洞,大槐树成了移民心底的神树,洪洞成了民族记忆中的故乡。

  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

#p#分页标题#e#

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

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

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



  河南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

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




  至清末,诗人刘大观仍感慨:

此地别故乡,明代迁移忙。

五百余年后,古槐民不忘。



  如按常理,马氏始祖,即应与海曲丁氏、王氏等族一样,随明初移民大潮而来。可必须指出的是:从《日照马氏家乘》看,虽马氏迁徙日照的路线与明初山西至日照移民的路线一致,即,路线为山西洪洞――江苏海州(东海县)――山东日照(涛雒马家灶),但时间却前后至少相差28年!马氏至东海在元至正年间(1341),当时天下尚太平,元末农民大起义还未暴发。而明初大移民始于洪武二年(1369年)。

  更为重要的是,如马氏祖谱所记准确,则跨越了两个朝代,一为“胡元”,一为“朱明”。由此可以推论,马氏迁徙东海其后明初大移民的原因截然不同。

  如设定《日照马氏家乘》中所记其始祖迁徙时间有误,也有可能,因初修马氏族谱是在清雍正、嘉庆年间,时间已过300多年。但按中国人的思维,治学、撰史、修家谱,乃千秋之事,上敬祖宗、下庇子孙,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无极特殊原因,迁徙的原因、初迁年月,必须清清楚楚。而祖宗之名,尤其是一世祖的名讳是断不可删的,故马氏祖谱有误的可能极小。也正是于此,马氏先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随之,则是《日照马氏家乘》中所隐含的第二个謎――其他迁徙日照各氏一世始祖皆为男性,惟独马氏一世“始祖母”,为女性,这在其它姓氏中是少有的,尤其在程朱理学达登峰造极的宋明清,令人很难理解。

  究其原因,今不可考,马氏祖谱也无只言片语,更倍增玄念。笔者妄加推测:

  一是避祸。马氏男性始祖有可能一方为官,触犯法律遭不幸,其始祖母怕受株连,闻讯携子外逃。

  二是元朝末年,蒙古统治阶级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统治,迫使农民起义不断爆发,马氏始祖公可能死于战事。

  三是死于瘟疫,这种可能性极小。

  其中,最具可能的当属第一种,因为根据中国人的心理,除非灭门之族诛,后世修谱,当记先祖之名。故如因其二,如忠于蒙古,明可说避“胡元”,但马氏家谱一修是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6年),当朝者即为满清“鞑虏”;如因其三,千里迁徙,谁家不死人,难道中途去世就不能入谱,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3】



  海曲马氏家谱历经三修:

  一是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6年),嘉庆(1796年)丙子举人、道光壬辰(1821年)挑取国史馆誊录拣选知县的马龙骧,“经过采询编篡,规模备具,稿既成而末及刊印,则毁于火损失”。

  二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1年)马江“仅属抄录整理于册,未付手民”。

  三是民国四年由马翰藻、马翰城、马荫田和马蕃锡等历数3年,搜集整理,并到济南印刷形成了《日照马氏家乘》版本。

  海曲马氏传到八世后,即分为东西两支,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据不完全统计,族人遍布全国部分省市,做官者,为数不少:

马进图明朝时任山西省沂州知府。

马龙骧清朝任国史馆誊录拣选知县。

马官绂民国任山东警察厅勤务督察长兼海关监督科员。

马官和任山东电话总局局长。

马官敬任山东都督府公报处长。

马官纬任山东陆军军常长。

马心一任察哈尔知县。

马荣光任山东乙种工业学校校长等职……


  海曲马氏能如此繁衍兴旺,功在“始祖母”。或换句话说,“始祖母”为海曲马氏一世祖,当之无愧:

  一是有心计,谋略过人。从《日照马氏家乘》所记可知,马氏“始祖母”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礼,丈夫遭不幸,一个小脚女人携3子爬山涉水,越江过海,由山西省徒步到江苏,又到山东日照涛雒安家落户。当时瘟疫横行,天灾连年,加上连年兵荒,居家非常艰难,而她便忍痛割爱将长子有用、次子有册迁居外地谋生,自己与小儿子有圃定居下来,智渡难关。

  二是重教育,目光长远。马氏“始祖母”“久仰儒术,录先世有用之书,立此生不朽之业”。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让儿子读书学习,使马有圃成为奉政大夫。到四世马进图则成为明嘉靖壬午科举人任山西忻州知府,为马氏在日照立身奠定了根基。

  三是德治家,理家有方。马氏祖上“世业儒术”、“只有读书成名方可为孝”。“始祖母”告诫族人要“忠信忍让”、“勿私智而好讼武断,勿逞小念而聚众斗殴”。处处以自己的德行教育后人,诚实为人,本分创业,受到邻村的好评。马氏祖谱记载,马家村靠岭临海,井水苦涩,马家掘井于园中公用;马家办学堂时,对求学无力者,代为延,师资身无策者,助赀营生;年老鳏寡者,救加周恤……当时,涛雒丁家是名门望族,主动与马家联姻达十代人。

  马氏一世“始祖母”!民国四年续修家谱时,马氏族人为铭记“始祖母”教诲,继承和发扬先祖美德,择字为辈:

世承先德,克家在敬。

孝让相传,行成名重。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老家日照---“日出三槐茂”王家

后一篇:老家日照---源麓山庄王可木

#p#分页标题#e#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最适合调情西班牙海湾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老家日照---“日出三槐茂”王家

    后一篇 >老家日照---源麓山庄王可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2 11:43, Processed in 0.03120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