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吕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海寧呂氏祖籍新昌

2013-4-24 12: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16|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海寧呂氏 祖籍新昌 (2012-11-27 13:50:48)

标签: 杂谈

海寧呂氏  祖籍新昌

海寧呂氏、桐鄉呂氏(除呂留良派)、嘉興呂氏(秀水呂原派)、上虞呂氏(呂仲九派),都是新昌孝字派後裔。但明朝以來新昌的《呂氏宗譜》中,均沒有海寧、桐鄉、嘉興、上虞呂氏世系的記載,而且都是從十九世(即新昌八世)起沒有記載。

一、海寧呂氏、桐鄉呂氏(除呂留良派)、嘉興呂氏(秀水呂原派)、上虞呂氏(呂仲九派),都出自新昌孝字派:

1、海寧、桐鄉(崇德)呂氏嫡祖、十九世呂璞,于元代避居余姚。是新昌孝字派、十六世呂宜之的曾孫,十八世呂鎌的長子。

2、嘉興呂氏始祖、十九世呂玹,字駕南,于南宋末自新昌分居嘉郡。是新昌孝字派、十六世呂正之的曾孫,十八世呂鍾之子。

3、上虞呂氏始祖、十九世呂仲九,據《虞東呂氏宗譜》記載:時宋末元初,干戈未息,仲九由新昌徙上虞之鼎湖。生子:明一、明二。而明一又轉徙呂家橋。是新昌孝字派、十六世呂徽之的曾孫,而新昌譜中,連呂仲九之父呂時舉的名諱也沒有,十七世呂逈,有四子,新昌譜中只有長子呂銓的名諱,二、三、四子均記爲絕。呂逈第四子呂時舉,就是呂仲九之父。《木阜呂氏宗譜》及《栖溪呂氏宗譜》中,均有十七呂逈的四子:銓、萬廿九、悅、時舉的記載。《虞東呂氏宗譜》中,有十七呂逈的四子:銓、萬廿九、銳、時舉的記載。

十九世呂璞、呂玹、呂仲九,都是孝字派十四世呂蒙次子、孝子呂琰的玄孫,爲五服兄弟。呂正之是呂琰的次子、呂宜之是呂琰的三子、呂徽之是呂琰的四子。在明代以來的新昌《呂氏宗譜》中,均無記載。

二、在新昌《呂氏宗譜》中,爲什麽沒有出自新昌呂氏孝派而分居海寧、桐鄉、嘉興、上虞的記載?主要原因是舊譜失於兵燹。

1、據新昌《呂氏宗譜》記載,洪武二十年丁卯仲冬之吉,明聘君、孝子呂升撰的“重修譜序”中曰:“呂氏姜姓也,其先自靑徙越,始大理府君諱億者,居新昌。積德累善,世有其人。或掇巍科,或登膴仕,不一而足,舊譜載之甚詳,後失於兵燹。先君嘗欲修之,而未遑也。每謂升曰:‘族之有譜,所以奠昭穆一尊卑,而尊祖敬宗之道所由立也。後世宗法不明,世系之學無所考證,故君子尤拳拳於斯焉。吾家本鄉邑著族,星居散處者衆,吾懼久而長幼之序不辨,慶弔之禮不行,非賴於譜,將何以質之,汝當畱心焉。’升雖領命,而未果爲也。近得宗系小圖於慶源菴中,遂因以旁搜遠索,推敘昭穆,僅或成編,其名字與嫁娶、年、墓,皆不能詳考而備載也。”

從文中可見:新昌《呂氏宗譜》,在明代以前已失於兵燹。呂延之二十一世孫、新昌呂億十世孫、孝派孝子呂升,是奉父命修譜,僅得宗系小圖,旁搜遠索,推敘昭穆,僅或成編。因舊譜已失,所以不知遷居他邑已數十年或近百年的宗人,亦無從考證而遺漏焉。

2、據新昌《呂氏宗譜》記載,永樂九年辛卯秋月,明·西河牧隱呂雍撰的“參校譜序”中曰:“自洛由靑而徙越,蓋宣和、康之際,値金虜之難。當時簡書遺棄,年時失識,惟知所自出之祖名行而已。旁枝別派誰爲之記載邪?又不幸而中罹,德佑國亡,高祖將仕公避亂,靑氈故物托寄深谷,則圖籍、譜、誥、銘、誌之文,亦倂沒矣。賴宗人嘗於舊譜,錄出各派,爲宗系小圖數紙。而族叔祖小小齋翁(即呂升),得於慶源菴中,始有所據。乃刻意搜訪,逸譜稍出,仍稽之墓碑、壙誌、各菴神主,陷題十得三四。公以年耄,編弗克就而沒。遺稿又二紀,從叔宗學命雍緝之。”

從文中可見:元朝時,圖籍、譜、誥、銘、誌之文,亦倂沒矣。只得宗系小圖數紙,稽之墓碑、壙誌、各菴神主,陷題十得三四。還有十之六、七的懸題,尚未得到考證,所以重修的宗譜中記載也不全。

3、再說:嘉慶十八年海寧《呂氏宗譜》中,刊有後晉天福六年春三月,招討使轉兵部侍郎、卽名天福侍郎院派裔孫琦、字輝山(即七世祖、兵部侍郎呂琦),題於濟美堂的“呂氏家乘序”一文;宋紹興二十七年春三月上澣,後呂裔孫蒙、字仲晦、號文正(即十四世祖、新昌三世孝字派呂蒙),題於新昌之水心閣的“呂氏世系序”一文。新昌、海寧同爲一族,上述兩序,新昌譜中同樣應有此序才是。而明代以來的新昌《呂氏宗譜》中,均無此兩序的記載。也不知呂蒙及諸昆弟商修譜系,仍推唐延之公爲始祖。僅知十六世(新昌五世)僉判公呂沖之初纂宗譜。由此可見,明洪武以前,舊譜盡失。宗人嘗於的舊譜,也只是部分殘譜的宗系小圖而已。

三、海寧、桐鄉、嘉興、上虞呂氏,均出自新昌孝字派,有家譜、史料作證,證據確鑿無疑。

1、明大學士、秀水呂原,於天順四年春日撰的“呂氏三院宗譜序”中曰:“……客曰:‘正獻公公著與正愍公大防,皆僕射。渭之十世孫,禦史大夫延之十一世孫也。正獻與正湣蓋鴈行之兄弟,而同於哲宗朝拜相,其相去僅數載,高宗時又有頤浩以賢相稱,乃延之第四孫讓之後也。詹學士題譜,不曰六相名家,而曰四相何哉?今公乃三院耳孫,由新昌徙秀水,幸遇明天子,以大學士翔於殿閣,將炳然以相業顯名。然則公家之譜,題曰七相可矣。’……”

“公乃三院耳孫,由新昌徙秀水,幸遇明天子,以大學士翔於殿閣,將炳然以相業顯名。”是指秀水呂原,呂原,呂延之二十四世孫、新昌孝字派,明正統七年榜眼,天順、成化兩朝宰相。

2、嘉慶十八年歲次癸酉夏五月,秀水裔孫光崟(呂光崟,呂延之三十五世孫、呂原十二世孫。)撰《續修宗譜序》曰:“大理卿大章公(即呂億,字大章,新昌一世祖),北宋之末從至浙東,卜居新昌。代傳七世,我樞密駕南公(即十九世呂玹,字駕南),始自新昌分居嘉郡。經南宋、元、明,厯五百餘年於茲矣。其外,新昌分支有遷會稽者、有遷餘姚者、有遷海昌者。海昌一支係璞太公(即十九世呂璞)之後,璞與駕南公(呂玹)爲兄弟行。”“今春,余至海寧同年顧君潄六家,言及伊鄉有新昌派呂姓一族,因過訪之。晤道(即海寧盛家橋南支三十五世呂敬承,字道)及賢阮、綮庚(即海寧盛家橋北支三十六世呂兆,一名綮庚,字嘉美。),出其前朝(指明朝)所刊宗譜,見有我祖文懿公(即呂原,諡文懿)序言一則,國朝(即清朝)所刊宗譜又有我高伯祖銘夫公緒論一條,始歎一本之誼。”海寧嘉慶譜中還有嘉興派宗支備考。

#p#分页标题#e#

3、嘉靖四十五年,二十六世東城居士呂鏊在“海昌呂氏舊譜序畧”一文中曰:“自評事公億生三子:曰集、曰紹庭、曰紹彭。自集太公生六子:曰蒙、曰憲、曰亶、曰寘、曰定、曰雱。予為蒙太公之後,則長支也,今新昌所稱‘後呂’者是。若憲之後,則次支也,今新昌所稱‘叠石裡竹’者是。若亶之後,則三支也,今新昌所稱‘前呂’者是。”

“自評事公七世至璞太公而遷餘姚,又五世至予祖樂閒公而遷海昌。璞太公與石氏爭墓地,石氏橫賄官,搆訟欲害公,遂潛避餘姚。時巳六十矣,挈其子思賢、思愼,孫克孝、克友,相攜偕隱,又相繼而卒。秀山、秀泗,零丁孤苦。樂閒公館於海昌,僅十有七歲也。故雖五世居餘姚,其間僅數十年耳。”

4、萬曆丁亥春日,明嘉靖丙戌進士、吏部文選郎中、右通政、崇德邱滙二十七世呂希周,在“浙西呂氏續譜序”一文中曰:“洎乎大理公諱億贅居新昌,孫枝暢茂。至七世孫諱璞,唐御史十九世孫,宋郡馬暹之後也,隱居餘姚,誕生三子:長思賢、次思慎、三思誠。而思賢之孫秀泗、秀山、秀澤。秀泗公貿易海寧,後遷敵塔。秀山之孫諱昌,因叔祖遷寧,即就館於大東門吳氏而贅焉,以明經任萊蕪知縣。秀澤之孫曰聚,從洪武軍,運用得功,宣德二年謀調海寧衛千戶,遂居城中之呂衙巷。思慎公以貨殖起家,由德清而徙居崇德,有孫二人:長信,贅邱滙達仁邱公女,即余之五世祖也;次任,其孫曰宣,贅後洋沈氏,世居後洋。思誠公自幼育于舅氏李提舉家,因號慕李,登至順庚午進士,官至御史左丞、國子監祭酒。其孫諱熙,洪武二十七年進士,任禮吏二部少傅、尚書,生子曰盛,因建文出亡,不樂仕進,訪道虎林,館於崇德,卜宅於奇塘之北富兜。得與我五支宗人聚族而居,往來親睦也。”“丙戌之秋,寧邑叔祖伯通、叔東城(即呂鏊),正有重輯宗譜之役,郵示索序,拜讀之下,見其統列宗圖,條而不紊,散載各支,昭而不爽,先後相承,脈絡分明。”

5、康熙癸酉六月六日,崇德後洋三十二世呂心堯,字允恭,號陶山,在“續脩譜序”中曰:“……大理評事公億,始居紹之新昌。億太公八世孫璞,攜子思賢、思愼遷餘姚。思賢三孫:秀山、秀泗、秀澤,其子若孫相遷海寧,世居海寧。思愼,初貿易德淸,遷崇德。子克友生二子:長信、次任。信贅邱滙邱氏,世居邱滙。任生德芳,德芳生宣,贅後洋沈氏,世居後洋。觀厥由來,五支流派,皆出璞太公之後,所謂本一而枝分也。”

6、嘉慶十六年歲在辛未中秋月,海寧盛家橋南支三十五世呂敬承,字繼道,號昂霄,在“呂氏續修宗譜序”中曰:“……暹子鎌太公,憫宋室之衰,隱逸山林,是生三子:名璞、珙、瓊。時有石姓,恃勢豪橫,欲僭我家墓地,璞太公力辯不能屈,石姓不悛,欲害公軀,遂保身,與弟偕避餘姚。珙太公家于餘姚,其後科第森林。瓊太公後仍歸新昌,卽今之後呂派是,亦衣冠奕世。吾璞太公以下,次子思愼公貿易德淸,後遷崇德,爲丘滙、後洋始祖。長子思賢,傳孫秀山、秀泗、秀澤。秀泗公貿易海寧,後居敵塔。秀山公生四子:謙、讚、誌、讙。謙子昌,以叔祖在海寧,就書館於大東門吳氏,因贅焉。由是,同堂叔姪、兄弟,相並遷寧邑矣。而我誌太公,因叔姪遷寧,往來候問,因開張小東門,居於大東門內。曾孫本淸、本寧,卜遷裘墩之盛家橋,分爲南、北兩支。秀澤公戍居舒城,其孫聚,從洪武軍有功,得調浙江千戶,居於海昌之呂衙巷,子孫世襲千戶。綜而計之,新昌、餘姚,吾祖籍也。石門、海寧,吾親支也。自唐、宋、元、明,至我熙朝,文獻濟美,書香克紹,稽之史傳,倂呂氏世傳,五譜無不脗合。”

“五譜無不脗合”,不知是指那五譜?我族自明初遷海寧、桐鄉(崇德)後,僅在明嘉靖、清康熙、清嘉慶三次修譜,因老譜無存,其餘二譜尚不知情。也許是十四世(新昌三世)呂蒙所輯的譜系,以及宋龍圖閣大學士、新昌遷會稽平水派十七世呂淵所輯的宗譜。因爲現存的嘉慶譜中,有十四世呂蒙撰的“呂氏世系序”,現存的康熙譜、嘉慶譜中,有十七世呂淵撰的“世系詩”。

7、海寧盛家橋南支、呂延之三十五世孫呂敬承,在“重建祠堂記”一文中曰:“吾呂氏宗祠,自嵩山公(即呂延之,字嵩山)家世河東,趙宋之際,占籍開封,曆有家廟。高宗南渡,而各支分晰。億太公始居新昌,厥後廉夫公(即十八世呂鎌)又遷餘姚(《栖溪呂氏宗譜》记载:呂鎌遷居餘姚爲始祖),則新、姚兩邑之祠,雖小宗而實同大宗矣。洎乎如侖公諱璞之後,遷籍鹽官、崇德,以新昌、餘姚系首邱故里,遺命子孫,歸謁祖祠,歲必一次。至明成化時,畹齋、伯通、怡春、誠齋諸公,以新昌遙隔,奠祭恐疏,遂建祠宇,以便春秋祭祀。無如曆世年遠,修葺摧折。至國朝康熙年間,愚庵公及禾郡鉅光、銘夫兩公,同仕婺越,各率同支子姓,至新昌拜謁先塋。族衆款洽,藹藹一堂,誠盛事也。歸田之後,因思越郡山海間隔,爰集衆議,複建祠於城東之三裏橋。厥後,丘滙、後洋、鄔橋各自建祠,而三裏之祠不復振矣,至今遺址存焉。”

由此可見,明成化前,歸謁祖祠,歲必一次。至清康熙年間,海寧、嘉興呂氏,各率同支子姓,至新昌拜謁先塋。

8、海寧康熙三十二年的《呂氏家譜》中,鄔橋隆興港三十一世呂治平、字雍時、號愚庵,在“修族譜啓答新昌老姪沃之”(新昌老姪沃之,即新昌二十一世呂作心,字沃之,呂延之三十二世孫。)一文中曰:“迨宋評事以來,鑿鑿無疑。卜居新昌,支分前後,鎌太公生璞、生珙、生瓊。璞太公自新遷姚、遷寕,乃文安僅以祖珙而復姓,驟焉刻譜,新昌因之再輯,而相仍忽矣。參稽嗣後四世之內,百年之中,往來最密,考核最詳,方知鎌太公實生三。璞太公行實居長,卽姚江叔祖、伯叔之軰,俱有考正改錄之書。思孔氏世居曲阜,分泒衢州,雖地殊南北之隔,尚爵均博士之傳,揆之太祖總屬,苗裔自當正其舛訛,亦復補其遺漏。僕因道由台任,得以拜謁宗祠,兼之迫促,行期不獲。躬親芝宇,耿耿寤寐之思,悵悵渴饑之望,幸老姪畱心採輯,助瓜瓞之綿綿,堅志成編。”

9、海寧康熙三十二年的《呂氏家譜》記載:“十八世鎌,暹長子。字廉夫,憫宋室之衰,知勢不可為,仰天嘆曰:‘世受國恩,吾又趙甥也,不能出力戎馬以報天子,忍屈首事人乎。’遂絕仕進念,避隱山谷間,服宋衣冠終其身。配王氏,合葬新昌仙桂都甘棠鄉。子三:璞、珙、瓊。”“十九璞,鎌長子。璞與石姓爭墓地,石姓橫甚肆賄訟之縣,獨理辨縣令不能屈。公曰:‘我為祖宗守此土,斷不隱忍畏怯。’石氏謀中,以奇禍欲害公軀命。公曰:‘賢者知幾乃保其身。’遂潛避餘姚,性孝友,聞弟瓊溺死錢塘嘗慟哭,不履水濱。子:思賢、思愼。”“向來新昌、餘姚、海寕相見,皆云同為萬十二府君鎌所出。新昌則云海寕、餘姚俱庚五府君之後。”“文安公拜相後,丁內艱始疏復姓歸宗,淸理祖墓遂輯譜,祖珙而遺璞,新昌亦頼其重輯。嗣後,餘姚姜山(即呂胤昌,二十九世)、葉槐兩公,見海寕覺我(二十八世呂居恭)、貞所(二十八世呂居正)兩公,卽欲改正璞太公。而海鹽聖符又仍餘姚譜為本,牽合舛漏。新昌望松(即呂若愚,二十九世)、金門(即呂奇策,二十九世)兩公,俱欲正其訛。卽餘姚則明檢一舊本,謂璞卽珙是一人。至順治戊戌年在武林,餘姚則有楚白(即呂珩,二十九世)、瑛田(即呂遵,二十九世)、裁之(即呂章成,三十世)、幼陶(即呂淑成,三十世)新昌則有讓榮(即呂曾柟,二十九世)、夢軒(即呂正音,三十一世,新昌二十世)、五瑞,共為考訂,斷以鎌太公生三子:長璞、次珙、次瓊為實。”“二十世思賢,璞長子。隱居餘姚俸橋,性極孝,每夜臥忽披衣,起立庭中眉髮俱竦,欲為父報復。奈石氏勢焰炎赫,遍訪璞父子。璞遺命曰:‘未可輕生露迹也。’思賢含忿早卒,題詩云:‘獨憐遊子寄山村,賚志無成望後昆,祖塜已爭枯骨晏,父仇未報夙冤吞,滿腔熱血凝泉壤,一片丹心守墓門,長恨此身終異地,故鄉誰是賦招魂。’子:克孝。”

10、海寧嘉慶十八年《呂氏宗譜》記載:璞,號庚五,娶李氏,子:思賢、思愼、思誠。庚五府君為海石五支之祖。

#p#分页标题#e#

自海寧覺我(二十八世呂居恭)、貞所(二十八世呂居正)始持家傳世譜,與餘姚新昌姜山(即呂胤昌,二十九世)、望松(即吕若愚,二十九世)等相見,即欲改正。至順治戊戍,愚菴(海寧三十一世呂治平)又與餘姚楚白(即呂珩,二十九世)、瑛田(即呂遵,二十九世)。新昌讓榮(即呂曾柟,二十九世)、夢軒(即呂正音,三十一世,新昌二十世),共相攷訂正其遺漏。斷以鎌太公生三子:長璞、次珙、次瓊為寔。

早在明代及順治戊戍,由海寧、餘姚、新昌两次共同相攷,訂正其遺漏,斷以鎌太公生三子:長璞、次珙、次瓊。爲何新昌在乾隆甲子至民國辛未間幾次修譜,仍未彌補其遺漏呢?

11、海寧康熙三十二年的《呂氏家譜》中,有《新昌親族公祭呂母陳太夫人文》,系孝廉呂夏音筆。原文如下:

維康熈二十五年歲次丙寅,四月乙酉朔越十日甲午,年家姻末陳捷、王愷之、陳巨集煥、陳巨集星、何世龍、章於源、陳錫組、俞伯揆、張烱、俞牧、何昌齡、何硯、陳宏景、俞拱、何眉千、陳撰、陳宏豸、張之芹等,族末曾龍、曾楫、儒榮、調、和衡、恂、佩、人鸞、熊、昉、景參、邦佐、爚、培、弘裕、烜、邦楫、景孟、邦器、邦霖、坦、震、生音、有音、夏音、霞、同音、周幹、初音、基瑋、起津、治音、士驤、世、坡、均、逢、德音、嗣尹、作心、際昌、際發、賜履、錫爵、友召、友稷、友震、黃、昕、益、攝、際渭、際周、程、天錫、徐、鈴、詵、崇古、友則、友范、崇惠、崇紹、岱、崧、崶、凱、揚、、嶙、徴、鉅、嶷、揆、朝銓等,謹以牲醴香帛之儀,致祭于大榮封呂母陳太夫人之靈曰:

嗚呼!古來所稱賢母者多矣,孰有所際極難而處之,盡善如太夫人者哉。世之於女德者,大率未字則孝其父母,巳嫁則敬其舅姑,和輯其家,慈恤其衆,克儉克勤,無墜世業如是止矣。卽表表史冊中,或相夫而稱內助之賢,或教子而著母儀之淑,女中英傑不乏其人,要未有若太夫人之器識深遠,德可化人而才能濟變者也。太夫人為鄉飲賓紹龍陳公閨秀,紹龍公邵於德而艱於嗣人,有伯道無兒之嘆,暮年始育太夫人,及為相攸得快婿。孟調先生其族甥也。公席素封,諸侄爭為之,後因盡析其資產以分之,復區畫廣其田舍,以撫其女若婿。方太夫人結褵時,舅姑已早世,所奉者太翁太母耳。太翁宦閩歸槖蕭然,凡呂氏所有悉陳氏遺也,分宅而居,欲兩得其歡心,亦綦難矣。每左右,孟調先生周旋于其間,生養死殮,靡不各盡禮意,絕無間言。推是心以處妯娌,視巳物為公物盡與之,共待猶子如己子,代之完姻。此豈凡為賢子與賢婦者,所能彷彿其萬一者乎!且歲頻凶荒,道殣相望,太夫人解簪珥以賙隣裏,衆咸德之。時貧民以乏食,故鬻產者索增價,少拂其願挈妻孥,委命於其家。太夫人每遇此軰,皆能結之以恩,諭之以理,無不感謝而去。此中作用,又非徒輕施予者所可比也。鼎革初,鄉人假倡義焚掠一方,孟調先生以不從荷戈幾不免,太夫人以計授先生,俾脫於難,復得保其室廬,卽古智士之料事亦不過是。宅傍蔭有喬木,吏以上檄採用欲伐之陰,遺以賄遂止。後吏落職去,衆爭發諸受賂狀,太夫人戒勿白。又家被盜,太夫人懼累其邑之長吏,勿使上聞其所,保全不更多歟。至其相我孟調先生也,以織絍任誦讀,常夜分不倦。謂先生曰:“讀書須究聖賢奧義,豈徒藉以取靑紫耶。”故先生邃于學詣而不苟且,以就功名其訓誨兩賢嗣也,督習經史尤諄諄,於愼交所與遊者,聞其坐談輙辨賢否,其人而君子也,欣然具酒以飲食之,或遠至則畱信宿焉,苟非其人禁而絕之。今兩君皆名重一時,經文緯武,悉太夫人之教也。由斯以觀,萊妻孟母殆於兼之矣。今庚為太夫人八袠大壽,屬在姻戚與族之伯叔弟姪,方擬泛棹以稱萬年之觴,詎期客各遽爾仙逝,訃聞之日,痛也何如。雖然捷等之交于賢郎最久,稔其文章道義,眞為當代偉人。且諸孫森立皆昂昂千里駒,行見並掇巍科,疊膺錫命以報,太夫人固可含笑於九京矣。茲擷溪毛敬羞,靈座物微情摯,仰冀來歆。嗚呼,尚饗。

(注:三十一世呂夏音,新昌人。字大昭,丙午舉人,候補知縣。孟調先生,即海寧鄔橋隆興港三十世呂雲翔,字孟調。幼失怙恃,鄉賓紹龍陳公,其族母舅也。撫公為贅婿,授以房產,延師訓育及長。三十一世呂治平,即孟調先生長子。新昌这么多親族公祭海寧呂治平母陳太夫人,可見新昌與海寧關係之親密。)

12、明·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黃道周所撰的“吕覺我先生傳”中曰:“先生諱居恭,學者稱為覺我先生,其高祖自新昌遷寧邑。”(呂居恭,海寧二十八世)

13、上虞呂氏,出自新昌孝字派,由《虞東呂氏宗譜》、《栖溪呂氏宗譜》作證。《虞東呂氏宗譜》记载:……傳至十九世孫、縣丞公仲九,由新昌後呂孝字型大小派徙上虞鼎湖之旁。生子明一、明二。明二安土不遷,綿延其地成望族。而長子明一贅居虞東,爲遷呂家橋西園之始祖。故鼎湖及吾西園二族,皆以仲九公爲來虞一世祖焉。

以上家譜、史料記載,足以證實海寧、桐鄉、嘉興、上虞呂氏,均出自新昌孝字派無疑。

#p#分页标题#e#

四、自明代、順治戊戍,由海寧、餘姚、新昌共同相攷,訂正其遺漏。但乾隆朝至民国的新昌《呂氏宗譜》中,仍没有訂正及彌補遺漏,对此我们深感遗憾!新昌《呂氏宗譜》中,有孝字餘姚派(呂本一派)、睦字常州派,均記載至二十八世(即新昌億太公爲一世的十七世)。而海寧、桐鄉(崇德)、嘉興(秀水)、上虞呂氏,僅記載至十六至十八世(即新昌億太公爲一世的五至七世),也沒有注明孝字遷海寧、桐鄉(崇德)、嘉興(秀水)、上虞派。不知爲何一直沒有彌補遺漏?

五、2009年夏日,新昌呂氏文化研究會呂忻珉太公等曾來海寧,給了我部分新昌譜資料及2009年新昌祭祖的錄影等資料。我也將康熙三十二年的海寧《呂氏家譜》、嘉慶十八年的海寧《呂氏宗譜》(部分)、民國乙酉的《虞東呂氏宗譜》給了新昌。

因正值新昌呂氏續譜,我也曾恳求新昌補錄世系(其實也用不着我恳求,彌補遺漏是新昌輯譜者的責任)。

2011年8月,我又把海寧(包括崇德)以前的譜序、家訓、家規、字輩、傳記、祭文、至28世(即新昌17世)的系圖、世系記載等發給了新昌。還把嘉興的世系資料發給了新昌。要求與孝字餘姚派(呂本一派)、睦字常州派一樣,記載至28世(即新昌17世)。同为一本,以示公平。

新昌呂氏續譜中,有沒有補錄海寧(崇德)、嘉興等地的世系?尚不知情,因新昌方面沒有明確告知。

按常理而言,新昌有了海寧(崇德)譜、虞東譜等史料作證,这次續譜應主動彌補遺漏才是,這也是新昌編纂人員的職責所在。我們作爲遷外的後裔,也無權干預。以前失去舊譜而造成遺漏,情有可原。現在有了證據確鑿的家譜史料,于情于理應予補遺才是。若仍不彌補遺漏,情理难容。是誰之過?呂氏後人自有評論。

今年五月,單位組織去雁蕩山旅遊,返回海寧途中,在上三高速新昌服務區與龍山隧道之間的右側前方,有幸目睹了八百多年前的、經新昌呂氏修葺一新的新昌一世祖億太公之墓。海寧、桐鄉自建宗祠以後,已三百多年未去新昌祭祖了。我亦期望在有生之年、嘉紹跨海大橋通車以後,能有機會與海寧、桐鄉的同胞一道,去祖籍新昌祭拜億太公、集太公、蒙太公等祖先灵墓,拜訪新昌的宗親,共敘濃厚的宗情族誼。

          新昌孝字派 億太公31世孫 海宁 呂學章

                       2012.11.26

联系QQ:627699868  E-mail:lvxz8804@163.com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转载历史小说《回到五代當軍人》第七至十章(后续部分)

后一篇:传承家谱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最适合调情西班牙海湾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转载历史小说《回到五代當軍人》第七至十章(后续部分)

    后一篇 >传承家谱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7 02:25, Processed in 0.046284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