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韦覃陆罗农莫庞蓝雷杨 › 罗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欢迎天下罗氏族人到河南罗山寻根问祖

2013-4-25 20: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796| 评论数: 0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欢迎天下罗氏族人到河南罗山寻根问祖 (2012-10-04 15:02:20)

标签: 杂谈

 

                                                罗  姓  渊  源
    罗姓的原古先祖,可以追溯至黄帝。其世系如下:黄帝——昌意——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季连(芈)——罗。
    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国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就是最早罗人的先祖。
    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即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其中一支族人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网捕鸟按职业而称罗氏族——罗氏部落。这一部落又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南移75公里大别山北麓,即淮河和罗汭河汇合之处,现在的罗山境内。罗汭河是古时罗人捕鱼的基地。罗汭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入淮水。这里至今还有两处叫“小罗山”的山,南部还有大罗山(已演变成罗州城遗址)。这带区域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地方,也是罗人捕鸟的最好场所。境内罗氏捕鸟的地方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夏朝时期,公元前21世纪,夏启王因陆终治水有功,封陆终第六子季连于罗地建立罗国,赐臣民以国为姓。到夏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向西迁移。罗人经陕西迁移到甘肃的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末,楚、罗、卢追随周武王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卢等国于丹阳、房州等地为子爵国。罗氏先民沿淅水南下,到达古今河南西南淅川(古丹阳地)。此时,罗子爵国是依随楚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移湖北的宜城。公元前699年,罗子国曾有过“弱罗胜强楚”的战例,《左传》予以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并罗国后,罗国的子孙仍以国为姓,罗人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罗姓人是捕鸟的后裔,夏商时期,在河南省罗山县城北二十里谢围子一带捕鸟为生,这更是罗氏族人先祖,也是中华罗氏发源地。到了周武王灭商时,罗才被封为子爵,正式成为周的属国之一——罗子国。治所在今河南省罗山县一带。以后,罗子国又因周王朝的压迫,随楚国迁往湖北房县、宜城一带。春秋初期,罗子国被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被迁往枝江和湖南汩罗。罗子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这便是罗姓的起始。
    罗子国是由一个善捕鸟雀的罗部落,而成为一个小小的国家,就其国力来说,毕竟是过于弱小的了。从它的兴起到灭亡的过程中,它从来没有挺起过自己的脊粱,只是充当附属国的角色。
    河南省罗山、湖北省罗田、湖南省汩罗江皆因罗国而得名。罗氏族谱中,对先世系次的记载,一般多断自汉朝罗珠公,因为从这以后的世系世次才昭然可考。但有一种罗姓零陵谱对先世系次的记载,却从珠公之父君用起,一直远溯到祝融,而且世次一一记载。虽然其中有一些失真的地方,但毕竟可资参考与印证。
                                                罗 姓 郡 望 及 播 迁
    豫章洪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罗姓郡望多出豫章。
    豫章罗氏,先祖罗珠。汉惠帝时,罗珠奉守九江郡,郡人张交献地,乃与灌侯筑豫章城,并在沟内手植豫章树,从此在这里安下家来。罗珠“实为罗姓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后也。”南昌东坛罗氏,明代有罗万象、罗仪则,为百姓所景仰。庐陵戡村罗氏,先人由钱塘迁到豫章,唐时又由豫章迁到戡村。吉水罗氏,有名人罗通,其事迹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丹山罗氏,先祖为后唐冠军大将军罗光远,后世有名人罗钦顺,从祀孔庙。永丰水东罗氏,27世罗仪真,是唐末进士,官至铁盐使。到了宋代建隆初年,迁居吉州永丰,子孙在此安家落户。永丰严原的金龙凤、平田、龙泉的高桥、宁都的大布瑶、吉水的梅林渡、土坪、乱石、下罗榜、四圳口,都居住着水东罗氏的同族。
    湖南罗姓,一部分是坚守下来的古罗子国后裔,一部分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湖南长沙、平江、湘阴、汨罗,毗连湖北,是古罗子国的所在地。湘潭鼓磉洲罗氏的始祖曾背着木像一尊,暗卜于神,以定行止,结果神选择了鼓磉洲。济阳东乡罗氏,始祖振公,后值干戈四起,乃解祖归途。醴陵罗氏大多由江西迁来。宁乡罗氏初祖南勋公罗弘信,唐代曾任节度使。湘乡罗氏的先祖世居豫章,始祖季一郎,三世祖始迁湘乡。华容南山罗氏与南宋丞相信国公文天祥有血缘关系。抗元失败后,罗尚德遁迹于华容南山。桑植城关镇罗氏先祖随文天祥抗元失败,遂徙居湖北沔阳。安化罗氏以汉代罗珠公为鼻祖,历数十世至一世祖公,世居江南。新化罗氏先祖一松,原名章遵,又名皎,为新华罗氏南迁始祖。善化(今属长沙)荣湾市罗氏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始祖友祥公。邵阳县罗氏大多数来自江西,后有一支迁往四川、云南。
    宋朝末年,以贡生罗贵为首的33姓97家人为避元军,从广东北部南雄迁到广州,散处珠江三角洲各地。为了纪念他们南迁,遂把广州的一条巷取名珠玑。
    云南罗平县,县城名又称罗雄,这在全国县名里是罕见的现象,是为了纪念宋代的一位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罗人亡国之后,一部分人迁到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元朝至正年间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罗人成为泰族的一部分。
    楚灭罗国时,还有一部分罗人不愿意降服楚国,便与卢、庸遗民一起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阆中,成为“板盾蛮七姓”之首。
    罗人也融入土家族、苗族。罗姓还是彝族的一支大姓。另一支罗人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因此,布依族罗姓也是古罗子国的后裔。还有罗人加入了瑶族和侗族。罗姓大多数是古罗子国的后裔,但也有少数改姓或赐姓而得。
    东南亚的古“兰芳”国的体制是超时代的民主共和政体。当美国发表独立宣言时,它已树立起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共和国旗帜。当时它的人口已接近百万,而幅员几乎占了婆罗洲的一半。它是由一群海外谋生的华侨,凭着团结自强、同心协力的精神,在富饶的侨居地建立起来的。它的杰出领袖就是罗姓子孙——罗芳伯。为了独立经营,罗芳伯召集侨社中德高望重的人物,表达他多年的心愿,建立起一个独立民主的国家,定国体为“兰芳大总长制”,年号就叫“兰芳”,时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罗 姓 名 人 逸 事
    罗姓家族,名人辈出,群星闪烁。善理政局的政治家、激流勇退的识时务者,以山水为娱的艺术家,一心从事学问的教育家,其名闻逸事代代相传。“不忍忘汉”的罗珠。忠义之士罗企生。“江左之秀”罗含。坚贞不移的罗宪。父严子慈的罗向、罗让。五代十国的一代枭雄罗绍威。罗拯“以德报怨”。罗必元不畏权贵。罗伦视富贵名利如浮云。罗亨信坚守孤城。罗侨忠言直谏。关注军事的皇帝经筵讲师罗喻义。勇于坚持立场的罗大宏。“大唐总长”罗芳伯。勇猛善战的罗士信。善于用兵的罗通。文隽武勇的罗泽南。罗荣光抗击八国联军。罗汝才善战。出类拔萃和太平天国运动领袖罗大冈。唐代诗人“三罗”。罗道琮言而有信。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罗钦顺。罗洪先“无欲故静”。清代大教育家罗典。“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天文学家、教育家罗士琳。博学多才的罗汝怀。近世考古学的先驱者罗振玉。
                                                    罗  姓  文  化
    罗姓文化博大精深,神圣的祭祖仪式,严格的四时祭祀,严谨的庙堂格局,纪实散文般的族谱序,谆谆劝谕的家训,共同组成了罗姓文化的独特魅力。罗姓重祭始祖。罗姓宗祠,因其家风醇严,办事严谨,所以在宗祠建成后,便制定出管理宗族事务的切实可行而又严格完美的制度。
    罗姓家族历来把育德放在家族的首位,这既能保证家族的整体素质,使之兴旺发达,又可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以“治国齐家平天下”为已任。
   “以祖宗之心为心”是罗姓修谱的大原则。罗姓家族的“家规”、“家范”、“家训”体现以孝为本的深层内蕴。罗姓重教兴学,书香绵远。耕读传家、忠厚质直,是罗姓门风的主要特征。罗姓的各种“家规”、“家范”、“家训”中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出“戒淫恶”、“戒赌博”、“戒酗酒”,对于“好闲、游荡”、“不务正业以及凶揽词讼等一切不法事情”皆声色俱厉地予以排斥与禁绝。
    河南省罗山县,北接中原,南濒楚湘,俗称楚头豫尾。淮河水从北部穿境而过,大别山横亘于南,地处我国南部分界线上,气候潮湿多雨,水草丰美,候鸟迁徙中多在此栖息。
    夏商时期,一支先民在此生息,他们在山林之中,淮水之畔,张开简陋的网罗,捕飞鸟以为食。在他们捕鸟的一带浅山,就得名罗山。后来的罗部落、罗国、罗子国、罗姓即因此而名,罗山县就成了罗姓的发祥地。
    在罗山南部,有一个叫周党镇罗洼的小村,村头有一棵古银杏树犹如航标灯引人注目。罗氏先民大概就是从这个村庄发端的。结网布罗,猎捕鸟兽,生息繁衍,直到“启土罗国,遂氏族焉”。目前,该村共有100多人,全是罗姓,当然不再捕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古罗国立国后,罗人继续在此辛勤劳作,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罗山地下遗存甚多,闻名中外的商周墓地——天湖古墓群,是古罗国贵族的集体墓地,已被列入国家古代墓葬保护名录,并出土了大批商代文物。其青铜器制作精美堪称国宝。现存于河南省历史博物馆。出土的商代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 ,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到了商代中叶,殷商统治者武丁发动了讨伐荆楚部落的战争。罗国因与荆楚同宗,亦在讨伐之列。后随荆楚部落西迁,离开了他们的发祥地,流落到甘肃正宁一带定居。商代末期,罗人参与讨伐暴君殷纣,因功复国,被周武王封为罗子国,封地仍在罗山。后徙于今湖北宜城、房县一带。春秋末屡为楚国所迫,经多次迁徙至今湖南省平江县、汩罗县一带,最终为强楚所灭。罗人灭国后,便以国为氏,罗姓人开始流播各地,人口大量繁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姓氏。
    罗山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九里关即在其境内,乃连接豫楚之交通要道,因此历史上战乱频仍,人民几经迁徙损益,尤以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为甚。史载明初县内仅存数百人,清顺治十六年稽查户籍亦仅得2858人,后从鄂、赣、湘、桂诸地迁入大量人口,始有今日人口之繁盛。罗姓人也先后回到他们的发祥地,在这里安居乐业,农耕为主,忠厚传家。他们在灵山脚下的周党镇罗寨、十里头、曾山一带,创建宗祠、祠堂,亦立了派别,供奉火神祝融和历代先祖,并定火神生日这天为庙会,无意间促进了今日灵山旅游的繁荣。
    罗山罗姓人对回溯姓氏渊源十分重视,各支各派都修有族谱。罗山县委、县政府对罗姓研究亦非常重视,曾多次资助寻根工作。近年来,在一些学者的帮助下,先后拍摄了《认祖归宗》等多部电视片,在中央、省、市各大电视台播放。《中华罗氏族谱》编委会主席、香港著名实业家罗德雄为罗山研究会题词“罗人先迹”。东南亚等地的华人也不断来罗山寻根问祖,畅叙亲情。目前,《中华罗氏族谱河南卷》已编纂出版。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p#分页标题#e#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诗人柳宗元的人生故事:有思想的人总生活在现实的矛盾中

后一篇:我罗姓之于韩国

#p#分页标题#e#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岛国宛如仙境樱花城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最适合调情西班牙海湾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诗人柳宗元的人生故事:有思想的人总生活在现实的矛盾中

    后一篇 >我罗姓之于韩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6 17:14, Processed in 0.034993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