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袁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抗清名将袁崇焕在平南的足迹

2013-4-25 22: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65| 评论数: 0

                  抗清名将袁崇焕在平南的足迹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抗击后金的爱国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为了守卫东北边境取得了著名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在北京和皇太极的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击退了敌人,其后被奸党陷害,蒙冤受屈而惨死。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袁崇焕在平南的历史作一些浅述。

  一、定居白马

  在平南县东北部东华乡和安怀镇的交界处,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山势西北高东南低,似一个座西向东的宫殿,故名皇殿顶。皇殿顶连绵起伏,向南延伸至马鞍山、先峰岭,皇殿顶似一位将军检阅南去的队伍。山脉最后来到江边,形成辰岭,辰岭拦腰抱住了东去的西江,象一头乌龟,滔滔西江到了此处便折向东南流去。江的南面有一座蜿蜒起伏的蛇山,南北两座山形成了“龟蛇锁大江”的胜境。一条从皇殿顶发源的状元河,也绕过重重山岭,流到这里,汇入了西江。这里水深流缓,是天然良港。

  白马圩就座落在辰岭、状元河和西江的交界处。白马圩原名东濠圩,意即该地东边有条深河沟,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圩。五代十国南汉时期,平南鹏化人梁嵩以一首《荔枝诗》高中状元,官至翰林学士,因不满南汉皇帝刘龑的暴虐,辞官回龚州(平南),行前向皇帝请求免除龚州一年丁赋。梁嵩回到东濠河时,适逢山洪暴发,马惊船翻,梁嵩溺水身亡,马则游上岸,长嘶三日三夜,不吃不喝而亡。后人改东濠圩为白马圩,东濠河改为状元河,在圩边建白马庙纪念梁嵩状元,后改称状元庙。

  白马圩地处两广水路交通要道,历史上曾是西江航运的枢纽,每日有百多船只来往停泊其间。这里有海关的厘金局、驿站、炮台,航运十分繁荣。明朝时,很多外地人来白马经商谋生,商业繁荣,客商云集。袁崇焕的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来到白马的。

  袁崇焕的曾祖父袁大郎,是广东东莞县水南乡袁屋墩人,生有二子,长子袁红瑁(字世祥),次子袁红珩(字耀祥)。袁红珩生有三子东海、东山、东轩,东山生崇煌、崇煇、崇熠、崇烘,崇熠生端一、鹄宸。端一迁藤县新白马,鹄宸迁平南六陈桥背。袁红瑁即袁崇焕祖父,生子腾、子鹏,子鹏生崇煜、崇焕、崇灿。袁世祥在东莞水南乡开木铺,由儿子袁子鹏出外采购木材。袁子鹏多方打听到叔父袁红珩有个曾孙叫袁端一早已迁居广西藤县新白马莲塘村,是个殷实人家,他家对河平南县白马圩有个海关,西江的木材都要通过海关办手续才能到达广东,是个木材集散地。因此,袁子鹏就以袁端一家为立足点,经常到平南白马采购木材。由于袁子鹏做生意精打细算,生意越做越大,很快成为东莞木材的经纪人。不久,袁子鹏干脆将一家迁平南白马定居。袁崇焕继嗣元孙袁炳乾隆四十九年撰的《袁氏家谱》中写到:“(红瑁)公长子游粤西山川兼贸木材,定居平南白马”。乾隆二十一年修的《平南县志》记载:“袁崇焕,字元素,祖籍东莞,父子鹏徙平南白沙村,与藤县接壤,万历丙午,崇焕由藤县籍中式举人,己未进士”。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袁崇焕在白马的故居遗址有两处:一处在白马圩江边码头。码头项是崇焕的故居,故居很宽,一部分做住宅,一部分作商号,后来又划一部分做客栈,商号名“西堂”,西者粤西,堂者兴旺吉祥,是袁世祥起的名,也是他主持经营这个商号,故后人尊称世祥为西堂公。门口的码头又称西堂码头。袁世祥还在码头边立了一块石碑,刻“西堂”二字,左下角为“天启二年季秋立”的小字(后被毁)。

  另一处遗址在白沙村。原屋是两座两廊的青砖瓦木结构的平房,依山面水,屋前一个大草坪,再向前是鱼塘,又称白饭塘。旁边的田野中间一柱石笋屹立,高丈余,远处群山高耸挺拔。据当地人说,此地叫宝鸭下莲塘。

  袁世祥在白马圩设店经营,专营苏杭布匹,质优价廉。由于善于经营,童叟无欺,生意兴旺。不久又开一间客栈,兼营木材,由袁子腾专程往柳州、融水买杉木扎排,放至白马江边停靠,然后中转运往广东等地出售。由于袁世祥待人宽容大度,慈善为怀,从广东来的人多数到此落脚。

  袁崇焕从小跟随父亲、祖父到平南白马。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父亲袁子鹏一心想栽培孩子成才,专程从广东请来教师,在家中教其读书。袁崇焕的家距状元庙不远,他从小受到梁嵩状元高风亮节的熏陶,同时他也继承了东莞老家尚文习武的传统,既有胆量,又有才能。

  袁崇焕在平南考童子试时,被人攻讦,失去考试资格。袁崇焕父亲找到河对岸袁氏亲族袁端一,让他为袁崇焕办个藤县籍贯,让端一称崇焕为嫡叔。这样,袁崇焕成了藤县的秀才,以后他中举人和进士,都是用藤县籍。关于这件事,袁崇焕在他本人写的《游雁洲诗》中诗跋说:“予居平南,初应童子试,被人讦,今改籍藤县,故云。”

  袁世祥过世后,袁子鹏把父亲葬在藤县白马的犁头山蝙蝠含珠大地。据传说,有个叫罗友兰的广东地师到客栈住,顺便带他祖先骸骨到犁头山葬,当时放在客栈栏尾。刚巧袁子鹏父亲的金斗也放在栏尾,一模一样。罗友兰鬼使神差搞错了,将袁子鹏父亲的金斗拿去犁头山葬。后来袁家发觉,告之罗友兰,罗友兰叹了一口气,对子鹏说:“这是你的福气,我走了。”说罢吟诗一首:“素来大地也难求,三次渡江枉功劳。可惜祖宗修不尽,就将携手下东流。”  

  二、诗情豪意

  袁崇焕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真正是诗文兼长,文武皆能。

  袁崇焕生性聪敏好学,少有大志,尝以梁嵩状元等古贤人激励自己。其《游雁洲诗》云“雁信连宵至,洲边与往还。阵遥鹏欲化,队整鹭同班。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袁崇焕游览雁洲,缅怀梁嵩状元,慨叹自己受人攻讦而改籍应试,不能同梁嵩一样伸展青云大志。

  1606年秋,时年22岁的袁崇焕参加省一级科举考试,得中举人。他欣然写下《秋闱赏月》七律一首:“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锁蟾宫任我游。”字里行间,颇现踌蹰满志之意和风发向上的精神。跟着,他回故乡东莞祭祖墓,写《谒墓》诗一首,中有“少小离乡国,飘零二十年,敢云名在榜,深愧祭无田”等句,他写该诗时22岁,对比诗中所说,他整个青少年应是在平南度过的。

  1619年,35岁的袁崇焕中了进士,很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他在《初至邵武》中写道:“为政原非易,亲民慎厥初。山川今若此,风俗更何如。讼少容调鹤,身闲即读书。催科与抚字,二者我安居。”诗中描写了袁崇焕在邵武的从政生涯。袁崇焕为官清廉,以清苦为乐。他开仓赈济灾民,稳定民心,又缉盗安良,稳定社会。北宋时诗人严羽是邵武人,著有《沧浪诗话》,邵武有个诗话楼。袁崇焕曾续作《沧浪诗话》,这些诗歌,在他离开邵武后一直在当地流传。

  晚明后金崛起,成为明朝大患。他常怀报国之志,希望能投笔从戎,建功立业。袁崇焕关心边事,时常找退役老兵询问北方边防和山川形势,得知朝廷用兵不力,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上京述职,力主抗金,请缨守关。朝廷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又擢为佥事,监关外军,后以军功升为兵备副使,再升为右参政。天启六年(1626年),后金以十万兵力向山海关进逼。袁崇焕坚壁清野,坚炮以待,以一万守军击退十倍的敌人,叙功升右佥都御史,复辽东巡抚,加封兵部左侍郎。崇祯继位后,袁崇焕被晋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职务升迁很快,但袁崇焕并不骄纵。他在《边中送别》说:“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充分表述他投身战场只为国家安危并没有博取封侯的心迹。

  天启七年,袁崇焕获准回白马探亲,看到母亲老病之身,亲兄崇灿已弃世,悲切不已。他作《归家后作》云:“到得家园涕自倾,此身深悔去求名。伤心今日方为子,忍泪三年为夺情。老母饥寒奄一命,孤儿锋镝剩余生。不堪既抱终天恨,又痛荆花忆弟兄。”

  袁崇焕回家不到一百天,朝廷速召回他主持军务,他只得拜别亲人匆匆上路。临行前他写诗一首:“耳边金鼓梦犹惊,又荷丹书圣主情。草野喜逢新雨露,河山重忆旧功名。痛心老母牵衣泣,挥手全家忍泪行。只为君恩辞不得,未曾百日事躬耕。”

  1629年12月,袁崇焕被后金皇太极反间计所害,被缚下狱。下狱后悲愤无诉,以血泪写下多首充满冤情、亲情和家国之情的诗作。其中《入狱》表明“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袁崇焕被处极刑而死,临刑前袁崇焕仍然记挂北方局势,并坚信其部下一定会抗金到底。他说道:“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迄今发现袁崇焕焕遗留的书稿为《乐性堂文集》,诗作七十多首,系其抱负、情操、赤胆忠心的写照,充满着他忠君爱国和孝亲恋家之情。

  三、探亲养病

  袁崇焕自投身戎行后,东北边境长期处于警备和战争状态,军情紧急。他的父亲子鹏病故,同时嫡叔子腾和崇灿兄去世的丧事未办理,袁崇焕心急如焚,三次乞假奔丧守制都不允准,袁崇焕遵旨回任,对后金实行坚壁清野,屯田积粮。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和天启七年五月,袁崇焕连获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东北边疆稍定,加上他数载奔忙,积劳成疾,于天启七年七月向皇帝上《乞休疏》,获准回籍调理。

  袁崇焕首先回到祖籍东莞水南乡袁屋墩居住。在袁屋墩,他为家乡的三界庙撰写了《重修三界庙疏》,疏文写明为“里人袁崇焕谨撰”,撰写时间是“天启七年腊月十八日”,下的官衔是:“钦命巡抚辽东、山海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加从二品服俸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此外,袁崇焕还为当地父老写了《募修罗浮诸名胜疏》。疏中说:“罗浮洞天,去余家不下四十里”、“去冬余告归”、“未抵家,而明主促之再出,使者络绎道路。两旬席不暇暖,又塞上征夫矣”这篇疏充分说明袁崇焕的老家是东莞水南乡袁屋墩,而他的家是平南白马,同时他在东莞二十天,已是明主掌控天下,即崇祯帝登基。

  袁崇焕在东莞呆了二十天后,即赶回平南白马。一踏入家门,只见白发亲娘出来迎接他,袁崇焕不禁满眶热泪,百感交集。母亲告诉他,其父于天启四年正月十四去世,为了等儿子回家,灵柩在家放了两个月,后来不见崇焕回来,只好把其父安葬了。袁子鹏死后,袁家的家景一年不如一年,袁子腾、袁崇灿、袁崇炜先后去世,店铺关闭。据当地人传说,这是因为几年前袁家门前一丈余高的石笋被别人毁坏的缘故。不管什么原因,总之袁家是家道衰败了。

  当时,白马圩乡亲正在重修白沙村三界庙,大家请袁崇焕撰《重修白沙三界庙疏》,他因家遭惨变,心情不好,就不另写疏文,将在东莞为重修三界庙写的疏文略为修改,交给当地父老。又从自己的积蓄中捐献三百两白银作建庙资金。疏文时间为“崇祯元年夏月初七日”,署名是“里人袁崇焕谨撰”,官衔署“钦命巡抚辽东、天津、登莱军务所司,加二品服,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尚书”。从《重修三界庙疏》和《重修白沙三界庙疏》两份疏来看,时间相差几个月,地点不同,官衔不同,由此可见,三边总制和兵部尚书两官衔是袁崇焕回到平南的时候新封的。

  袁崇焕在白马期间,在白沙村建了“三边总制”坊。据现今当地八十多岁的老人介绍,“三边总制”四个字是繁体凸形大字,字径高约尺二,字画宽寸半。全坊质地是石灰石打成,其结构是四石柱三石板出榫卯合而成,中间二柱高,旁边二柱稍低,柱扁形,柱两旁为扁形半边葫芦石护柱,三门均有石门槛,整个牌坊十分壮观。因为道路泥泞,袁崇焕将白马圩口至西江岸边的道路都铺上一米宽的石板。当地人不叫它做“三边总制”坊,而是叫石门。这个牌坊于抗战期间被毁。1986年,平南县人民政府在原地重建了总制三边坊,与梁嵩状元的遗迹合称白马双英。

  袁崇焕回白马调养那年天大旱,农田失收,农民拖儿带女四处逃荒乞食。袁崇焕看见乡亲遭难,心甚怜悯,决定在他家门口的大地坪,为乡亲们施白饭。他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请人担水煮饭,赈济好几日乡亲的饥困,乡亲们吃了饭都到门口的大塘洗这洗那,人们就把它叫白饭塘。至今还把这口塘叫白饭塘。

  四、含冤而死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袁崇焕应召入京,向崇祯帝具述平辽方略,得赐尚方宝剑。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皇太极率军绕过袁崇焕防地,直逼京师。袁崇焕得知消息,亲率精锐部队急赴京师救援,双方在北京城外广渠门、左安门等处展开一场恶战,后金军队败退。皇太极对劲敌袁崇焕又恨又怕,就根据崇祯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实施反间计。崇祯帝深信不疑,将袁崇焕逮捕下狱。袁部将祖大寿等见主帅蒙冤,一怒之下统兵反出山海关,京城顿时危在旦夕。紧急关头,袁崇焕深明大义,修书召回部将,再度将八旗军击退,朝廷得以渡过危机。

  袁崇焕下狱后,不少朝臣、将士和关外百姓都不怕受牵累,纷纷为之辨冤。

  但昏庸而刚愎自用的崇祯帝还是坚信谗言不为所动,于1630年农历八月十六日对袁崇焕处以极刑。

  袁崇焕所受的是磔刑,即是分尸。其惨烈、冤屈的程度,据学者张岱的《石匮书后集》和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被刽子手用刑,将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片割,鲜血淋漓,惨不忍睹。京城的百姓不明真相,认为他通敌卖国,极为愤怒,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从刽子手手里抢到一块肉用嘴咬,有的花钱买他的肉,有的争抢刚开膛取出的肠胃就烧酒喝,鲜血从齿颊之间流下,还唾骂袁崇焕不已。还有的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之,最后骨肉俱尽。《明季北略》写道:“(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

  袁崇焕死后,佘氏义仆暗中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直到现在。

  袁崇焕死得这么惨烈,冤屈,而袁崇焕的家乡平南情况又如何呢?

  据《崇祯长编》载:“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明史》记“籍其家,亦无余资,天下冤之”。

  袁崇焕过继元孙袁炳于1784年撰的《袁氏族谱》记载,袁崇焕含冤被杀、诛连亲族时,袁崇焕定居平南一家和住藤县新白马端一一家都被抄家烧屋和流放。袁崇焕一家,母亲因年老免流放,妻黄氏跳水自尽,长妃嫁东莞石碣梁家村免被流放。崇煜与崇焕八岁的女儿等被流放到福建邵武县,袁崇煜在流放途中作了《问天赋》,向上苍昭告他哥哥的冤情,正如袁珏诗中所说:“弱弟问天天已死,寡妻赴水水无声”。堂弟崇烨一家被流放江西信丰县。端一一家也被徙江西信丰县。后来袁崇焕被流放的一家人一去无消息,其小女也没有下落。六陈镇桥背村袁氏宗支因怕抄家,也外出避祸。

  袁崇焕堂兄崇烨三十余年后,从江西信丰回白马,其祖宅、山田等已失,无奈到平南县城乌江口寄宿谋生,年近六旬娶妻生一子鹄云,鹄云生史爵,史爵生元亮,元亮生二子,长子幼殁,次子袁炳。

  袁端一一家流徙江西信丰县,袁端一后代后来只有端一的次子长卿和四子惠卿的儿子俊福活着回来,在六陈乌源村、思旺下芦村等地居住。

  五、沉冤得雪

  崇祯帝自毁长城,杀掉袁崇焕后,“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明史》)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清朝铁骑的双重打击下,明朝很快灭亡,清朝统治中国。

  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乾隆帝披阅《明史》,发现袁崇焕的冤案,感慨万分,遂下诏平反昭雪,“着广西巡抚查出袁崇焕后裔,量材录用,以奖忠良”。

  乾隆年间《平南县志》记载,当时平南“知县缪琪奉行查明,具覆上台牒称:‘袁崇焕无子,惟查其族内有继嗣元孙袁炳,现居平南城中’”。袁炳最后获授江西狭江县丞,同时袁炳的父亲袁世桓(元亮)也获封奉直大夫。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袁炳于狭江县内阁学署撰《袁氏家谱》,将袁氏来龙去脉阐述一清二楚。该族谱现存平南博物馆。

  袁炳任狭江县丞告老归休后,回到平南乌江口,难以谋生,迁大安路塘。住不久,又迁大安溪头村,袁炳在此去世,葬溪头山。因不安定,袁炳后人最后迁至六陈桥背村,与其本宗支兄弟聚居,直到现在。
    参考资料:
    1、黄素坤著《袁崇焕在古白马》
    2、清乾隆四十九年袁炳撰《袁氏家谱》
    3、清嘉庆年间袁成谟撰《袁氏族谱》
    4、清广西巡抚梁章钜编《三管英灵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9 07:10, Processed in 0.03392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