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余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余氏宗祠“红毛泥”筑

2013-4-29 16: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521| 评论数: 0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双层小楼在宗祠建筑中实属罕见。


    从岐江公路转入下泽村,沿着弯曲狭窄的村中小道前进,忽见下泽村余氏大宗祠。宗祠掩藏在小道边,虽然没有宽阔威严的门面,却足以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栋两层小楼,红柱、白墙、黑瓦全为泥造,与其他宗祠大不相同。村民骄傲地说,这种用"红毛泥"(粤语,即水泥)盖出来的两层宗祠,在中山只有三间。
    清末民初,"红毛泥"和洋铁洋钉开始从英国进口。沙溪的一些富有人家和华侨,便打破沿袭上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开始购买"红毛泥"和洋铁洋钉与自制的石仔混合,效仿西洋建筑样式,建起了中西合璧的"红毛泥"屋或"红毛泥"祠堂,当时通称为洋楼。"红毛泥"为英国人所造,因英国人红头发,乡人便称之为"红毛泥"。此类房屋与中国传统建筑最大的分别是框架结构"红毛泥"捣制,屋面不是板瓦和筒瓦覆盖的硬山顶,而是平面阳台式,西洋味浓厚。


    达官显贵恭贺落成
    余氏大宗祠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为余氏支系族人捐资修缮。村民余老伯在祠堂建成时还不到十岁,但回忆起落成时的盛况,似乎仍历历在目。“当时孙中山的大儿子孙科、国民党高官林琛都在我们祠堂落成的时候送来了对联和牌匾。”
    下泽村一个小宗祠的落成,竟让当时的名流送来贺仪,实际上得益于当时村里两位名人——余森郎和余铭。据《沙溪镇志》记载,余森郎(1888~1942年)为孙中山随从秘书。1907年赴美国费城谋生,不久,孙中山到美国鼓吹打倒清朝专制政体,建立民国,号召华侨出钱出力,襄助革命。不少青年志士积极响应,投身革命洪流,为国家尽一把力。当时余森郎便是其中一个。他跟从孙中山先生到美洲各埠奔走呼号,随又去日本、南洋群岛及往返港澳,对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尽力匡助。孙中山见他精明能干,便委任他为随从秘书。武昌起义后,森郎即随孙中山返国。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余森郎仍任随从秘书,直到孙中山卸任。似乎是追寻余森郎的足迹,同村余铭同样年青时留学美国,毕业后追随孙科,1937年至1938年间,由国民政府委派任职驻苏联使馆“参事暂代馆务”。
    有别于其他祠堂,下泽村余氏大宗祠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洋楼式样,实质上是下泽村族人的创举。余老伯介绍,族人当时多为金山客,也有不少旅居东南亚,走出国门的下泽村民眼界更为开阔,思维超前,集资兴建的祠堂也与众不同。“这间祠堂当时是仿造台山风采中学的样式兴建的,现在台山那栋楼已是国家二级保护文物了。”

    风采一脉延绵百年
    据中山人黄慈博先生所著《珠玑巷民族南迁记》记载,沙溪叠石余氏 “始迁祖文举,自南雄珠玑巷。”而中山文史《中山百家姓寻源》同时记载,“隆都叠石村余族祖文举,宋咸淳年间至自南海县。”而下泽村余氏大宗祠正殿命名为“风采堂”,墙壁篆刻《北宋名臣余靖简介》,表明了与韶关(原韶州曲江)籍北宋名臣余靖实属一脉。这几处史料理清了下泽村余氏的迁徙脉络:北宋年间,余靖一脉“文举”自南雄珠玑古巷南迁至南海西樵,南宋年间,余氏一族自南海迁至隆都叠石(今大涌叠石),而下泽村余氏实为现大涌叠石余氏的分支。
    据介绍,下泽村中原有七间祠堂:即“卓伟祖”、“梅友祖”、“集朝祖”、“万护祖”、“位享祖”、“耕月祖”、“佩芝祖”。如今,保持完好的,经热心人士赞助,重新装修,焕然一新的仅剩 “卓伟祖”(即余氏宗祠)和“万护祖”(即林氏宗祠)。“卓伟祖”曾做过“沙溪卫生院”、藤厂、绣花厂、下泽卫生所、公社干部宿舍、生产队队址等,因此才得以在历次运动中存留下来。2004年,“卓伟祖”族人集资重修余氏大宗祠。
    下泽村余氏大宗祠正殿命名“风采堂”,殿外更有一副对联,题曰:曲江衍派源流远,风采流芳世泽长。宗祠近为纪念余氏始祖,远则时刻提醒后人,本族实为余靖一脉。史料记载,余靖(公元1000--1064)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天圣二年(公元1024)进士及第,官至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知广州军州事兼广南路兵马都铃辖经略安抚使,柱国,始兴郡开国公。赐紫金鱼袋,赠刑部尚书。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侧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余老伯说,就在上个月,村里刚组织了一批族人,北上韶关拜祭余靖公墓。

    捐资建校爱乡之情
    下泽村口语中,多将“下泽”讲为“下坑”,这有两种说法:一是沙溪河涌,从前一直流入村中,直至如今,掘地基或开井,深一层的确是河沙,故有沙溪或下坑之称;二是“坑”字来源于秦朝时代“焚书坑儒”历史典故,影响极坏,不好听,故后人把“坑”字改为“泽”字,称下泽村。
    下泽村多姓氏,多华侨。据村民介绍,现在村里共有村民2000多人,以余、林为大姓,但因为下泽靠近当时的沙溪墟,外地人来往频繁,不少人移居本村,以至于1982年全镇人口普查时,发放第一次身份证复查,下泽村就有姓氏104个,比之《百家姓》还要多,如今,属下泽村户口的,有72个姓氏。另一方面,下泽村华侨甚多,据称旅外华侨已远超2000多人,“国外村民比国内村民还要多。”
    下泽小学实际上就是下泽村华侨心系故土,建设家乡的缩影。下泽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初称明新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丽泽山堂。民国19年(1930年)旅美华侨林文焕、余福海捐赠数万元创办下泽乡校,结束村里小而散的私塾局面。随着家乡学生越来越多,原来规模的学校已经容纳不下。1931年,旅美乡亲林瑞荣和萧天昌受村民委托,奔走于异国,发起扩校倡议。当即旅美乡亲陈宽独资捐献3万元,1932年,崭新的更大规模的乡校落成,称下泽小学,沿用至今。1992年海内外侨领、侨团、乡亲捐资及下泽、岭后亨、岚霞三村拨款重建新校于原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9 11:46, Processed in 0.04053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