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 › 曾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武城曾氏族谱》浅析

2013-5-1 12: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00| 评论数: 0

     曾氏族谱的记载,就拿我们今天续修来说,只能记录到自身这一代,以及简单地记录刚出生的‘儿’ 、‘孙’ 、最多也就‘曾孙’ 这一代。

   那么唐代的【39】派‘辉’ 和‘耀’ 所修的‘曾氏族谱总谱’(当时支派并不多) 最多是记录至【41】或【42】(大约、极限) ,总谱以老三房为主干,分房修至四十派:长房珪(东、南、西、北四宅) 以及四十一、二派孙。二房旧(洪祥、洪立、中立、中美、中彦) 以及四十一、二派孙。三房略(五仁) 以及四十一、二派孙。四十派祖已是宋初了,老三房裔至宋代并没统一修谱,而是已分开各房修各房的了。

   首先是长房珪公房:【44】著作郎匪和推官朝阳(此匪非49派悱,是澄修三子中行长孙、纯长子) 续修宋谱(长房) ,【49】派秘书少监渙又续修元谱、【51】晞颜、【52】巽申又续修元谱至明初【54派】明谱了,以至【59派】质粹就有比较完整的长房‘嫡裔’族谱北上御览,至使东宗‘以谱为贵’ 了。

   再看二房旧公房自进入宋朝以后,再也无人续修,所以今考古谱只停留在四十派(简记42派) 的层靣上,后裔多于明朝中期修族谱、祖祠至今,故无法上接唐谱(总谱) ,唯有【40】中美长房马隺——碧山房自行续修,才真正接上。(该房)

   三房略公房自进入宋朝后,有【43】曾巩、曾布等祖续修,简记至四十五派曾淳止,至今仅见晞公房裔上接,所以三房谱较二房谱好些,仅停留在宋末四十五派这一层靣。

  例如:兴宁习坊下潭璇国房吧,祖祠三公(璇、玑)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由大埔茶阳下沿坑迁居兴宁刁坊下潭。自定为63派,但是,正德年间人应为59或58派,试想:长房质粹生于1492年1533年东归守墓(嘉靖人) ,作为三房后裔的下潭房祖璇国(正德人),怎么可能是六十三派祖。长房质粹【59】为嘉靖人,作为正德人的璇国公实应为【58】派较合情理。这样原来上朔十代的广新公则应为【49】派而不是【54】派,与隔河相望的【45】曾淳就只有四代之隔。也就是曾淳至广新公则在南宋末断代四代。

  例如:新会岭头村谱载(民国版) :【52】耕莘—登崇宁壬午(1102年)进士第,官至光禄大夫兼秘书省著作郎,于绍兴乙卯(1135年)隨父由保昌迁新会岭头村,为开基祖(第一册214页) ,而【40】中美公—时任朝议大夫,为避战乱于北宋建隆年间(962年)举家南迁至广东古岗即保昌珠玑巷4 (第一册82页) 。唐谱记载中美为宋初之人不错,关健是时隔800年的民国版是续何谱所修,(还是民国时期南宗谱局所修) ,中美~耕莘共十二代,时差是960~1135年约170年,十二代170年是什么概念,南宗谱局竟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无语!

  例如:‘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耕莘公三子康佑于明代一支衍中山古镇古三村,为耕莘十四传【64】派大月公(又名仰湾) ,为古三村开基祖。明朝(1368~1644年) ,因是【64】派,姑且不论明朝何时,最迟为明末崇贞人,则与【63】宏毅同为崇贞人。然而六十四派已是清初顺治人了,何况是次房裔孙(康佑为三房) ,所以大月公定为【64】派是又一错误,最少应为六十二派以前,如果是明初(或中期) 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是受【52】耕莘秧及。

  例如:‘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海南亚有房,源九江【51】晟公十六传【66】曾亚有,父(贞凌)、祖父(闻荣) ,高祖父(宏信) ,晟公与晃公(耕莘父) 同为五十一派,同胞兄弟,晟公十六传亚有,与上例同理,曾亚有已是康熙年间人。如此两例:大月(清顺治人)、亚有(清康熙人) 分别上朔十四代和十六代祖为胞兄弟与隔河相望的宋初【40】中美公如何相接,中间又生出一个五十二派北宋人耕莘公————这就是旧公房下四十派中美公派至明、清后子孙的无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4-27 18:11, Processed in 0.047646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