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其他姓氏 › 叶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附录参考:罗定连州榃升上白石叶氏简谱

2013-5-4 12: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1189| 评论数: 0

附录参考:罗定连州榃升上白石叶氏简谱

发布时间:2009-09-04 10:03  |  作者: 中山网友  |  类别:纪念文选  |  

分享

南海世系(广东省南海市大沥镇颜峰村)

六十五世祖

颙公(慧明公十三世孙,与大经公共祖七十二世国重公)字子昂号诚美谥正简,生于公元1107年北宋大观元年正月十一日。为人英迈,才优学博,登宋高宗绍兴元年辛亥科进士。任广东南海经县主部,捕盗有功,升桂溪令。孝宗乾道元年八月官拜兵部尚书,二年十二月摧观文殿大学士、左仆射兼知枢密院事。乾道三年十一月合杞天地园丘雷鸣,公以郊祀雷出非时,引汉故事奏王,王用汉制罢公相,遂致仕卜居南海大圃乡,终于公元1195年宋元元年八月十五日末时,寿八十九岁,葬南海。妣梁氏、朱氏俱封一品夫人。生七子曰芾、  蓁、芬、藻、葵、苹。

 

 

 

 

 

 

 

 

 

谅公字文匡,居福建仙游县。四子曰苞、芬、茴、荟。

俊公字子通,居福建仙游县。三子曰常、清、挺。

 

六十六世祖

芾公字元章号元水,生于1129年宋建炎三年七月十三日。贡生,官翰林孔目,出宰面雄。妣区、丁氏生二子曰行莆、和莆。从南海大圃乡徒居东莞市茶山镇京山村,为京山开基祖。终于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三月十八日。寿元八十岁。公妣合葬东莞东门外。

公字元实,为宋兵部郎中。妣周氏生一子曰山莆,居大圃乡暮岗赤坎。公妣合葬大圃西南银瓶岭。

蓁公字元成,任南海通判。妣陈氏生二子曰茂莆、伧莆。支派居水南芦塘仙涌龙江。

芬公字元荣,官拜郡马候王仪宾。妣赵氏生一子曰端莆。支派居东莞桂州壕边望心。

藻公字元明,诰赠大夫,居大圃沙堤南边西南。妣陈氏生三子曰如琛、如璋、如琳。

葵公字元洙,一字仕庄号则所,仕至兵部郎中,先时随梁夫人归闽,后分迁粤东,配吴氏、周氏,生四子:闾之、闯之、開之、阀之。(葵公三代皆举人,因惠州、东莞学官皆以儒学留家风,故随大夫人梁氏归闽,后而迁居粤东。)

 

 

 

 

 

 

 

 

 

 

苹公字元泗,为吉州通训。妣梁氏生六子十二孙。宋末乱,子孙逾岭家以南雄,后裔居番禺、东莞、宝安等地。

六十七世祖

開之公字伯甫,生二子,长(蒋仕讳新,迁居龙门县),次子碧公。

六十八世祖

碧公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授闽建宁府知府,生一子,初世(即初公)。

 

六十九世祖

初公字亨尚,生二子,福谦、福城

七十世祖

福城公字生十子:分别称一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郎、九郎、十郎(元朝)。从正简公至十郎兄弟七代。

七十一世祖

八郎为开之公玄孙。由闽仙游县迁汀州府上杭县、妣钟氏、谢氏、

大玉公号一郎、生二子:理、贵。后裔迁廉州、广西北海、钦州一带。

晒玉公号二郎、迁江苏苏州府。

旺玉公号三郎、迁闽上杭县。

助玉公号四郎、妣杨氏生三子:金永、金英、全英。俱迁闽漳州,平和县,今漳浦有其裔。

映玉公号五郎、由汀州府长汀县官前湖坑迁上杭县中都古坊村冈头开基。

珍玉公号六郎、妣林氏生二子:定宇、安宇。迁广东古梅州程乡县金骨坑、闽长汀县官前湖坑仍有后裔。

淡玉公号七郎、生子:春。由宁化县迁长汀县源里开基、生子、佛贵。

溪玉公号八郎、妣张氏、钟氏,生三子:已(笏青)、纪(念三郎)、春(念四郎)。迁汀州 府河田街、广东郁南县属其裔。

琮玉公号九郎、妣丘氏、刘氏。由闽清流县上琴罗溪转迁江西南昌府义宁县罗湾北路六十里升仁乡二十都开基。(记载缺十郎)。

七十二世祖

已公字笏青,生一子万祟。

七十三世祖

万崇公生四子志林、志德、志元、志惠

七十四世祖

志林公,万崇公长子,福建上杭县廪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闽上杭县迁广东.为长乐(今五华县城镇龙围)为五华县城镇龙围开基祖祖。妣吴氏生三子永清、永安、永新。

七十五世祖

永清公妣万氏生二子德成、德明

永新公妣吕氏生一子祟德。公葬沙渴塘,妣葬古寨。

七十六世祖

德成公妣周、李氏生一子曰珍。

祟德公痒生妣朱氏生六子法萱、法菘、法兰、法荃、法英、法蓁

七十七世祖

珍公妣江氏生三子琛、琼、瑾

法啬公妣曾、刘氏生四子曰经、伦、纲、纪

法松公妣杨氏生一子曰春。

法兰公妣曾氏生四曰繁、畅、森、奇

法奎公妣马氏生二子曰仲昭、仲明。

法英公妣毛、张氏生三子曰贵、福、禄。

法蓁公妣黄氏生六子曰仲仁、仁义、仲礼、仲智、仲信、仲昂

七十八世祖

琛公妣张氏生二子曰景村、景厚

春公痒生,妣苏氏生一子曰文祥

经公国学生,妣黄氏生三子曰文瑶、文锦、文珠

伦公国学业生,妣张氏生一子曰文山。

纲公妣朱氏生一子曰文玖。

纪公妣万魏氏生三子曰文理、文琚、文琛。

繁公庠生,妣万氏生四子曰文杰、文俊、文佐、文佑。

畅公妣李氏生三子曰文虎、文瑾、文奇。

森公为文兴人。

奇公妣李、罗氏生一子曰文崇。

仲昭公妣李氏生三子曰文记、文高、文瑞。

仲明公妣李、陈氏生二子曰文芳、文瑞。

贵公妣张氏生二子曰文振、文撰。

福公妣黄氏生三子曰文杂、文绪、文钦。

禄公妣胡氏生三子曰文钧、文铎、文监。

仲智公妣赖氏生二子曰文龙、文福。

仲昂公生六子文兴、文道、文明、文政、文耐、文隆

七十九世祖

景厚公妣钟氏生一子曰仕清。

文祥公妣杨氏生一子曰大用。

文瑶公妣邓氏生四子曰大茬、大岳、大芮、大葵。

文锦公妣谢氏生四子曰大况、大浓、大昌、大兴。

文山公妣赖氏生二子曰大然、大葱。

文理公妣谢氏生三子曰大丛、大林、大荣。

文琚公妣谢氏生二子曰大材、大德。

文琛公妣黄、陈氏生二子曰大藻、大显。

文俊公妣李氏生三子曰大和、大昭、大穆。

文崇公妣曾氏生三子曰大桃、大文、大青。

文高公妣周魏氏生二子曰大行、大宗。

文瑞公妣李氏生五子曰成材、成乔、成春、成迁、成梁。

文振公妣曾氏生二子曰大有、大根。

文撰公妣朱氏生三子曰大劳、大华、大美。

文集公妣万氏生一子曰大勋。

文玖公妣刘氏生二子曰缀青、缀雍。

文绪公妣薛氏生一子曰大元。

文福公妣万氏生三子曰大金、大玉、大盛。

文龙公妣张氏生一子曰大茂。

文兴公妣李氏生一子曰兔歌。

文耐公妣刘氏生一子曰高班。

文隆公妣严氏生二子曰万奇、万祥。

#p#分页标题#e#

文隆公生于明嘉靖已亥十八年(1540年)三月十二日午时,终于万历戊申三十六年(1608年)八月二十六日未时,享寿七十岁,葬于马头岗螺山太祖墓右边坐辰向戊。文隆公于万历七年乙卯年(公元1597年迁致东安(宋桂)与其父仲昂公葬于螺山,太婆高氏葬于孩儿坐陆(椅),文隆公生二子万祺、万祥。

附《宋桂七宅》

从车岗村委会所在地往左走1华里,一所古老的住宅映入眼帘,它就是远近闻名的“七宅”,它由初来宋桂定居的叶、赵、朱、刘、余、黄、吴七姓始祖共同耗资所建,并在尔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和睦相处的住宅。

   这七姓始祖为:叶姓的叶文隆,赵姓的赵惟富,朱姓的朱宗圣,刘姓的刘全振,余姓的余玉,黄姓的黄志岳,吴姓的吴君瑞。他们为明代广东长县(今五华县)、兴宁县、程乡县(今梅县市)人氏,于万历六年(1578)相约迁徙东安县(今云浮县),后在宋桂车岗筑邑定居。至于为何迁来东安,查阅仅存史料(叶族老人锡桃先生所藏“族谱”)均无记载,但据诸长者共同说法为:其七员均触犯明万历法度,朝庭派官军缉拿,他们恐遭屠戮,遂密约西迁。他们抵达东安后,禀呈东安县萧县主备案造册登记。他们当时所辖之范围是:现在宋桂车岗村的全部、凤塘村的一部、宁坡村与东坝镇交界的副产品。范围划定后,又蒙萧县令派人与之尺量所辖范围之耕地,总数为1422亩有奇。

   “七宅”竣工后,七姓家相继迁来,根据明万历十九年(1591)七姓代表所订立的分田合同,把1422亩耕地“平均分为四十四份半”推知,当时七姓人口总数为45人以上。合同规定:各姓所分值之田地毗邻之山场亦归其所管辖。并指出:“各户宜遵守,不许妄生计较,互相采夺”,同时声明:“如有此等,各执合同赴官告证,其造端者甘守重罪,其田复官。”

   七姓分完耕地山场以后,各均按所分值之土地范围重新建住宅以利管辖和耕作,叶姓所分值现在的车岗,大大秧地,灯背三个地方(现在是三个村,百分之九十二是姓叶),经七方协商,“七宅”合理地让给叶姓。赵姓分布在现在车岗村管辖);朱姓居住在马安村的塘底;余姓居住在宁坡村横当;黄姓居住在宋桂村的白花;吴姓居住在宋桂村的河背。

  “七宅”位于车岗村的东头,在宋桂河西岸的龟山下与现在的车岗小不毗邻。座西向东,屋宇是梁架结构,斗拱、雀替等齐全,具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色。它是采用均称号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建筑物分为7座,排列规整。座与座之间有一个小庭院,两旁有厢房和附廊,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200平方米。据说先前每姓各居其一。每座建筑风格雷同,都是杉木结构的砖瓦房,瓦顶两头均砌成半圆形装饰(即农村谓之“镬耳”)瓦脊用浅红,猪肝两色调抹,并雕摹有日月星辰,鸟兽虫鱼之态,但因年代湮远,“镬耳”风化,各现住户业已将其拆去,改为砖砌瓦脊,其原有屋脊之花纹图案亦已斑斑脱落,但仍依稀可见。其内部结构,入门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厅底就是屏风,楹梁。屏风、椽子均雕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匠心独具,雅而不俗。越过屏风进入背面就是一个大天池,两厢各有一门口入内,里面有客厅、书厅,厅前有石制的花盆,花盆以外就是金鱼池,池中有假山、喷泉,颇为幽雅,但要惜各住户管理不善,现已残破不堪了。

  走完七座,最后面是一个占地亩许的大花园。奇花异草早就“凤去台空”了,但见两棵荔枝树枝繁叶茂,赫赫而立。此荔枝核小、肉脆、清甜。至于其树龄多长,是何优良品种,则有待识者鉴别了。

逝者如斯,物换星移,七姓的后裔已分布各地繁衍生息去了,但是具有418年历史的“七宅”仍焕发着其古老的光华。

宋桂七宅:四百年前的和谐大家庭

听说郁南县宋桂镇车岗村,有一座明朝建造的古老大屋叫“七宅” (又名七姓宅)。多年来,笔者多次想抽时间去探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近日,在一次下乡工作中,顺路来到“七宅”,了解到它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何为“七宅”?简单用一句话解释就是七种姓氏(叶、赵、朱、刘、余、黄、吴)的人合资建成的居屋。

“七宅”的建造

笔者观赏这座古老大屋后,专访了大屋的后人叶国强。他是一位年过七十的退休教师,但身体很健康,热情好客,说话中气十足。当笔者要了解这座大屋的来龙去脉时,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族谱,滔滔不绝地说开了。原来,这座大屋始建于明万历6年(公元1578),距今已有428年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这些年来,明朝抗倭名将张元勋平定了瑶乱(即瑶族人的暴乱),方圆百余里人心安定,人们安居乐业。建造“七宅”的始祖赵惟富、朱宗圣、刘全振、叶文隆、余玉奎、黄志岳、吴君瑞这7户人,他们于明万历6年(1578)从广东长县(今梅州市五华县一带)迁居到今宋桂镇车岗村(当时由东安县管辖)定居。这里一带方圆10多公里荒无人烟,是一块与世无争、自由开发的好地方。当时,虽然平定了瑶乱,但还有部分瑶民在这一带生活,瑶民欺负汉人的事还有发生。他们为了防范瑶民的欺负,于是7姓人合建一座大屋,叫“七宅”, 最早建的就是目前这座大屋的后半部分。在当时特定的环境里,他们过的就是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即共住、共劳动、共食饭,只有共同财产,而没有私有财产。他们只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开垦田地,耕种作物。

他们为何迁来东安?没有找到确切的依据。但当地部分长者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其七姓的户主均触犯明万历法规,朝廷派官兵揖拿,他们恐遭屠戮,才密约西迁。他们到达东安后,禀呈东安县萧县主备案造册登记。并划定他们所辖的范围是现在宋桂镇车岗村的全部,凤塘村的一部分,宁波村与东坝镇交界附近一带地方等。范围划定后,县衙前来量度所辖范围耕地,总数为1422亩。

#p#分页标题#e#

他们共同居住了12年后,由于人口发展了,就共同在旧居(七宅)的前面扩建了同样大的屋。在这期间,他们继续过着共产主义式的生活,但对居室的分配细化了一些。他们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增多,开垦的田地也不断增多。

到了明万历19年(公元1591)间,他们的人口增长到约45人以上。由于人多了,虽然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爱好等有所不同,有人提出将田地分开经营。经过他们共同协商,达成了分田地合同书(目前还有记载),把1422亩耕地“平均分为44份半。刘姓、余姓、吴姓分到今凤塘村一带的田地,叶姓、赵姓分到今车岗村一带的田地,朱姓分到今马安村一带的田地,黄姓分到今宋桂村一带的田地。合同订明:“各姓所分值之田地,毗邻之山场亦归其所管辖。”合同强调:“各户宜遵守,不许妄生计较,互相采夺。”合同声明:“如有此等,各执合同赴官告证,其造端者甘受重罪,其田复官。”由此可见,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都防范于未然。从此,他们为了方便耕作,有的开始在自己所值的田地附近搭建简陋住处,主要用于中午煮食以及防雨。时间长了,有的需要连续几天才能干完农活,干脆住在简陋的住处。随着时光的流逝和人口的增长,“七宅”的住宿已显得越来越狭窄了,他们便在自己田地附近的住处定居。渐渐地,他们就从“七宅”迁移到附近靠近耕作的地方居住。过了一段时间,经七姓人共同协商,将“七宅”合理地让给叶姓。从此,赵姓分布在现车岗村居住;朱姓分布在现马安村的塘底居住;余姓分布在现宁波村横当居住;黄姓分布在现宋桂镇白花一带居住;吴姓分布在现宋桂村的河背一带居住。

据叶姓族谱记载,他们7姓人家同住期间,亲如兄弟,同辈人都以兄弟姐妹相称,以兄弟姐妹排辈。因此,他们7种姓的男女之间连续25年没有婚姻关系。直到万历30年(1602),叶姓的男青年叶秀均才与朱姓的女青年朱女士结婚,这是“七宅”后代第一对新婚夫妇。但在他们结婚时,双方都不在“七宅”居住了。

“七宅”的人,在生活较为贫困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教育。就叶姓而言,到第4代的叶志生,他一共生有10个儿子,就有8个外出当官,有1个在家务农,有1个青少年时代病故。

“七宅”的现状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迁离“七宅”的人们逐渐建起了新房子,安居乐业了。目前,在“七宅”居住的只有两个人,都是叶姓人。其实,他们都另有住房,只是喜欢这座古老大屋清静凉爽。

由于年久失修的原因,“七宅”显得有点荒凉。前座,门口正厅还算好,周围没有多大的损坏,每逢农闲和下雨天,都有人在这里娱乐,打扑克、捉象棋、打麻将或聊天等。但天井周围的瓦片已经损坏部分,每逢雨天,多处漏雨。正厅两旁的附屋,已经开始崩溃,屋顶没有瓦片,只有一些稀疏的木条,地上杂草丛生。大屋左侧的金鱼池、厨房、小房等已经破损,地面布满了青苔。“七宅”的后座,有部分墙体已经崩塌,两旁附屋也是这样,杂草丛生。屋内的墙体调色、墙画等有褪色迹象,独具明朝建筑特色的“镬耳”,有部分开始风化等。屋后面大花园的奇花异卉已经有部分不存在了,只有2棵枝繁叶茂的荔枝树。总之,从目前状况来看,如果不及时修缮,在不久的将来,“七宅”将在人们的视野中损失。

“七宅”的价值

这座古老大屋,总占地面积为4200平方米,从建筑学的角度去考究,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屋宇是梁架结构,斗拱、配套设施齐全,独具中国明朝建筑艺术特色。它采用均称号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建筑物分为7座,排列规范整齐,座与座之间有一个小庭院,两旁有厢房和附廊。据说,先前每姓各居其一。每座建筑风格雷同,都是杉木结构的砖瓦房,瓦顶两头均砌成半圆形装饰(当地人称之为“镬耳”),瓦脊用浅红猪肝两色调抹,并雕摹有日月星辰,鸟兽虫鱼之态;屋脊梁还有花纹图案等,虽然年长日久,但仍依稀可见。其内部结构,入门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厅底就是屏风、楹梁。屏风、柱子均雕有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匠心独具,雅而不俗。越过屏风进入背面就是一个大天池,两厢各有一门口入内,里面有客厅、书厅,厅前有石制的花盘,花盘以外就是金鱼池,池中有假山、喷泉,颇为幽雅。但是,有少数由于各户保管不善,有损坏现象。屋后面,是一个占地一亩多的大花园,曾栽植各种各样的奇花异卉,这2棵荔枝树也与众不同,具有核小、肉脆、清甜等优点。至于其树龄多长、何种优良品种均无传说,只有待专家研究鉴定。据有关专家认为,“七宅”的建筑特色与建筑技艺,是集梅州与南江流域之精华,也是南江流域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至于建筑师傅是何地人?何许人?均无记载,也无流传。这是建筑技术上的一大亮点。

在418年前的封建社会,他们能够7种姓氏的人共同建一间大屋,并且共同居住,这也难能可贵。当然,在我国各地的古老大屋也不少,有各种各样的大宅、大围屋,小的能住100多人,中等的能住500至600人,较大的能住1000多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姓氏的。笔者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7种姓氏共同建一座屋并且共同居住在一起的还没有,在全市没有,在全省也没有,也许全国都没有,这一点,也是南江流域居住群体的一个亮点。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他们和谐相处的奥妙值得今人研究,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七宅”目前的利用价值,笔者认为:除具有研究其建筑技艺外,可以把它与西宁(建城)古庙、连滩光二大屋、张公庙、大湾古建筑群等联系在一起,作为古建筑开发旅游。与此同时,结合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把它建设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基地,用明朝和谐大家庭的真实事例教育当今的群众,这价值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

八十世祖

   万祥公生二子秀昆、秀仑。

万祺公无后

八十一世祖

秀昆公号邱园,葬于东安宋桂龟山,官至明威将军,太婆葬于石(穴屋)推车进宝。生五子道生、天生、志生、尔生、中生。

八十二世祖

志生公生于崇祯(1633年)八月二十三日辰时,终于康熙(1693年)四月初三日辰时,享寿六十一岁。

中生公生五子梦庚、梦申、梦嵩、梦旦、梦兰。中生公葬于中生祠背,大岭顶,太婆葬于中生祠对面,壁上挂灯。

八十五世祖

梦嵩字必荫,号党山,葬于庙角,太婆白氏葬于大岭顶。生二子自硕(谦来),自颖(锐来)。

八十六世祖

自硕字谦来,生六子绣国、琛国、琪国、琮国、珧国、锐国。

八十七世祖

琛国公字珍国,号宝廷,葬于万车白石《即2004年连州榃升白石》山耀坑太婆葬于铜锣塘山。生二子英士,聪士。

珍国公祠在上白石大禾地。

(插入大禾地祠堂图片)

 

 

 

 

 

八十八世祖

英士公于乾隆乙卯年(公元1785年)迁致罗定连州榃升白石,葬于黎少横岗莆竹朝龙塘二级顶,太婆万氏葬于英士坟前二明塘底,罗氏葬于榃油塘。万氏生四子大开、大任、大新、大廷。

 

 英士公祠建于XX年,重修于XX年

 

 

#p#分页标题#e#

上白石距罗定市约三十公里,叶氏族人从英士公入寨到现在二百二十四年。上白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村民在此安居乐业。此处曾是榃升乡政府所在地。一百年前先辈们曾多人远走南洋,近代更有叶汉光,叶雄,叶锡镜等多人曾在革命中作出特殊的贡献,拥现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

 

 

 

 

 

 

 

 

 

 

八十九世祖

大开公子承春(大任公子过继大开公)

大任公字桂坤,生五子承春(过继大开公)、应春、维春、回春、恒春

大新公字桂巽,生三子逢春(珍荣)、蓬春(昌荣)、达春(显荣)

大廷公字桂良生五子蓝春、迎春、兆春、春莲、奇春

九十世祖

蓬春公字昌荣,生九子培良、培高、培南、培阳、培绍、培岭、培贞、培端、培彬。

九十一世祖

培南公生三子锡洪、锡东、锡坤。

九十二世祖

锡东公妣陈氏生三子 汉杞、镜

九十三世

汉杞字永春,娶关氏生二子淼、杰

镜字永青,娶赖氏,生四子长盛、志盛、中盛、秀盛

分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7 14:52, Processed in 0.049881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