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门户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柴 › 于氏族谱文化 › 查看内容

金坛于氏的来历

2013-5-4 14: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数: 628| 评论数: 0

    金坛县于氏家族五世皆居洮西王母观。自明代于契玄始,迁居县城沿河街,成为金坛城里于氏始祖。

    于契玄子孙中曾有二十五人考中进士,特别是于振(清雍正元年状元)、于敏中(清乾隆二年状元)两人“兄弟状元”以及于敏中位极人臣,长期处于政治领导的高层,这在于氏家族史和金坛科举史上都是一件十分值得称道的事情。两位先辈的大名,特别是于敏中,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父亲与叔伯兄弟们议论他们,大概在金坛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吧。不过他们的传纪细节,今天才从网上了解清楚。

    下面介绍金坛这两位状元的情况:     于振,  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一号连漪,出身书香门第。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癸卯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没多久就进入南书房侍奉。雍正四年,他督察湖北学政。由于他擅自增添学额两名,遭到参黜,被贬为庶人。但因他生平学问无所不窥,博览内外典籍,研学精细,见解独特,所以三年后,他又重新由秀才考取举人,并调任行人司司副。

  乾隆元年(1736年),皇上下诏特开博学鸿词科,有176人汇聚在保和殿参加赋诗应试竞选。于振在这次竞选中,对背诵五百罗汉法名的殿试卷应答如流,并当场赋诗,作《侍圣驾东巡八首》,其中一首曰:           “雉堞峥嵘杳霭间,睿谋握胜控雄关。
    南临渤海兼辽海,东接松山与杏山。
    应运功成遗垒在,太平日久戌楼闲。
    却今鸡犬桑麻地,响蜡吹幽自往还。”

  此诗竭力为大清王朝的文治武功歌功颂德,很受皇帝赏识。这次殿试共取15人,于振考中一等,复授翰林院编修。为了纪念他的“状元及第”失而复得,于振特地将位于老家金坛县前街的居所取名为“复元堂”。不久,他升迁为侍读学士。乾隆三年,出任江西主考官。乾隆五年,转任福建学政。

    于振的诗词文章,清新秀丽,极富文采,著有《清涟文钞》12卷,《南楼诗草》28卷。于振的书法造诣亦深,史书记载他“诗学楷法,多不拘形似”。他的行书“墨守迹象,雅有门庭”,被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列为“佳品上”。

    于敏中(1714-1780),字叔子,一字仲常,号耐圃,清乾隆二年(1737年)丁已科状元,与其堂兄于振合称“兄弟状元”,是金坛人熟知的人物。于敏中在朝42年,任职颇多,大略有:乡、会试考官,山东、浙江学政,兵、刑、户部侍郎或尚书,经筵讲官,日讲起居注官,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方略馆副总裁,四库全书正总裁,国史馆、三通馆正总裁,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上行走,加太子太保衔,赏一等轻车都尉,谥“文襄”。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他在乾隆二十五年至四十四年时,任军机大臣近二十年,堪称乾隆时力秉钧轴的重臣之一。而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促成和亲自领导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上疏《开馆校书析》,奏请搜书及校办《永乐大典》,当时内阁大学士刘统勋认为此非政务要事,不与动议。而于敏中对此奏议则深为赞赏,他力排异议,据理力争,认为朱筠所奏“合我朝文治天下之大计,应予纳用”。乾隆皇帝亦认为“真合朕意”,即被采纳,下诏开四库全书馆,并命于敏中为《四库全书》正总裁,主持其事。于敏中在办理其他军政职事的同时,十分重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从分别部类、厘定体例,到制定取舍标准及纂修规则,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做了大量工作。当朝廷在全国范围搜访征集图书时,他还亲自进献珍本图书17种。可惜的是,他在乾隆四十四年腊月初八(1780年1月23日)因哮喘病去世,两年之后第一部《四库全书》才编纂结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6 21:51, Processed in 0.051948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